百词典

《和欧阳少师会老堂次韵》

时间: 2025-05-04 09:15:50

诗句

一时冠盖尽严终,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寸莛何以得舂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15:50

原文展示:

一时冠盖尽严终,
旧德年来岂易逢。
闻道堂中延盖叟,
定应床下拜梁松。
蠹鱼自晒闲箱箧,
科斗长收古鼎钟。
我欲弃官重问道,
寸莛何以得舂容。

白话文翻译:

一时的高官显贵都已陨落,旧日的德行和声望如今怎么容易再遇到?听说堂中邀请了盖叟,想必他会在床下拜访梁松。虫子在空闲的箱子里晒太阳,科斗长时间收集着古代的鼎和钟。我想弃官重回问道,但这小小的农具又怎能让我得到舂米的容器呢?

注释:

  • 冠盖:指高官显贵的帽子和车盖,象征权贵。
  • 严终:形容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所有的权贵都已消失。
  • 盖叟:指的是老者,可能是指有德之士。
  • 梁松:象征高洁的品德,可能是指老松树。
  • 蠹鱼:指一种虫子,形容闲散的状态。
  • 科斗:古代一种收集器具,通常用于存放古物。
  • 寸莛:指小的农具,这里带有自谦意味。

典故解析:

  • 延盖叟:可能指的是欧阳修,他的德行和学识使他受到人们的尊敬。
  • 拜梁松:梁松象征着高洁的品格,拜松表达了对高尚德行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善于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被贬期间,面临政治困境及个人理想的挫折,表达了对往昔荣华的怀念与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权贵日渐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古人高尚品德的追求。首句“冠盖尽严终”便揭示了时代的变迁,权力的浮沉,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接着提到的“旧德年来岂易逢”,则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忧虑和失落感。诗中提到的盖叟和梁松,象征着值得尊敬的人物和崇高的品德,苏轼在此表达了对理想人生的渴望。最后几句则展现了他对世俗官场的不满与对道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对世俗的拒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考,又展现了其高洁的个人情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揭示了权力与声望的消逝,表现出时间流逝的无情。
    • 第三、四句通过盖叟与梁松,表达对德行的尊重与向往。
    • 第五、六句以虫子和古物的对比,表现出闲适与对古物的珍惜。
    • 第七、八句则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隐喻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虫子晒太阳比作闲散的生活。
    • 对仗:如“旧德年来岂易逢”与“寸莛何以得舂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世俗权力的反思,表达了追求高尚品德与理想生活的理想,展现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冠盖:象征权力与地位。
  • 盖叟梁松:体现高尚的品德与理想人物。
  • 蠹鱼科斗:表现生活的闲适与对古文化的珍视。
  • 寸莛:象征对简单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冠盖尽严终”中的“冠盖”指的是什么?
      • A. 农具
      • B. 高官显贵
      • C. 书籍
    2. 诗中提到的“盖叟”象征着什么?
      • A. 权力
      • B. 仁德
      • C. 财富
    3. “我欲弃官重问道”中,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 A. 向往权力
      • B. 追求理想
      • C. 忍受现实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轼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面对社会变迁时的情感与思考。苏轼关注的是个人理想与品德,杜甫则更多反映了社会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传记及其作品集

相关查询

苏幕遮 杜鹃 苏幕遮   秋日寄内 苏幕遮 苏幕遮 苏幕遮 春晓 苏幕遮 苏幕遮 苏幕遮 李公实索慵轩词 苏幕遮 其一 寒夜,和云史 苏幕遮 荷叶杯 此词疑有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纸田墨稼 献纳使 赤字旁的字 驵贩 胡思乱量 包含面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纳忠效信 包含髓的成语 克字旁的字 翔师 丨字旁的字 外强中瘠 铭感五内 衣字旁的字 七大 老弱病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