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7:08
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梅尧臣
退之曾作河南宰,
韩氏于今又见君。
县政从来人有望,
家声不坠世多文。
後池分洛贮蓝水,
高槛看嵩迷岭云。
主簿堂前七叶树,
手栽应莫已刳焚。
送别韩文饶,他将担任河南的官职。
退之(指退之)曾经在河南做过宰相,
如今韩氏又再次出任这个位置。
县里的政务向来受到人们的期望,
家族声望未曾衰落,世代以来有很多文人。
后面的池塘分流着洛水,储存着清澈的蓝色水,
高高的栏杆看去,嵩山的云雾迷离。
主簿堂前的七叶树,
亲手栽种的,应该不会被砍伐和焚烧。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该诗提及的“退之”可能指历史上某位担任宰相的人物,反映了对地方政治的关注及对家族声望的追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东皋,宋代诗人,文学家。梅尧臣以工诗闻名,尤其擅长五言诗和律诗,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韩文饶即将出任河南宰相之际,梅尧臣以诗送别,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政务的期待。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韩文饶的欣赏与期待。开头两句提及历史人物,暗示了韩氏家族在地方政治中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个人的赞美,也是对家族历史的追溯。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河南的自然景色,与政治结合,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政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两句则以主簿堂前的七叶树作结,既象征着地方政府的稳定与长久,也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希望与期盼,情感真挚而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使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手法,前半部分讲述人物与历史,后半部分描绘风景,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对地方政治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谁是诗中提到的“退之”?
A. 韩文饶
B. 梅尧臣
C. 另一个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蓝水”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难
B. 政务的透明与清白
C. 自然的美丽
“七叶树”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 代表消逝
B. 象征长久与稳定
C. 表达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同样以送别为主题,但更强调个人情感与理想。梅尧臣的诗则更注重政治与家族声望的结合,展现出更为深厚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