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时间: 2025-07-29 07:27:40

诗句

京洛多游好,相与岁月深,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

自微众音响,安感万物心。

我穷子来唁,慷慨发长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7:27:40

依韵和张应之见赠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原文展示: 京洛多游好,相与岁月深,
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
自微众音响,安感万物心。
我穷子来唁,慷慨发长吟。


白话文翻译: 京城和洛阳的风景都很好,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岁月。
虽然我们都拿着同样的乐器,但吹出的曲调却各有不同。
即使是微小的声音,也能感动万物的心灵。
我这个穷困的书生来拜访你,慷慨激昂地吟唱着长诗。


注释:

  • 京洛:指的是京城(北京)和洛阳,古代重要城市,文化繁荣之地。
  • 执一龠:指的是拿着同一乐器,象征着同样的身份或地位。
  • 曲各异音:指虽然使用同一乐器,所吹奏的乐曲却各有不同,体现个体差异。
  • 自微:即使是微小的声音。
  • 万物心:指万物的情感或灵性,强调声音的影响力。
  • 穷子:指贫困的书生,反映了作者的身份。
  • 长吟:指长篇吟唱,表现出情感的激昂。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京洛”二地在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繁华与文化交汇的场所。古代文人常以此为背景进行抒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亭,晚号青溪,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常融入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征。

创作背景: 本诗是梅尧臣应张应之之邀所作,表现了两位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音乐和艺术的热爱,通过音乐表达个体差异和情感的共鸣。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友谊与音乐的主题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个体在共同文化背景下的独特性。诗的开头提到“京洛多游好”,展示了作者对两地美好风景的赞美,接着用“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引入个体差异的主题,强调虽然在同一个社交圈中,但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和表达方式都是独特的。这种对比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反映出个体的自由与独立。最后,作者以“我穷子来唁,慷慨发长吟”收尾,表达了自己身为书生的窘迫与对友人慷慨之情的赞美,这种情感在音乐中得到了升华,从而展现出一种深刻而美好的友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洛多游好:描绘京城和洛阳的美好风景,点出友人之间的交往背景。
  2. 相与岁月深:强调两人相知已久,彼此的感情深厚。
  3. 虽同执一龠:指出两人虽然处于同样的环境,身份相近。
  4. 吹曲各异音:即便如此,他们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却各不相同,展现个体的独特性。
  5. 自微众音响:小小的声音也能感动人心,反映出细腻的情感。
  6. 安感万物心:更进一步表达了声音和情感的共鸣。
  7. 我穷子来唁:作者自谦为穷困书生,表明身份。
  8. 慷慨发长吟:以激昂的情感吟唱,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同执一龠”和“曲各异音”的对比,表现个体的独特性。
  • 象征:乐器象征着身份和文化,曲调则象征个体的情感与思想。
  • 排比:通过句式结构的整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友谊中的个体差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相互理解。通过音乐的意象,表达了在共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依然可以展现出独特的自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洛:象征繁华与文化。
  • 一龠:象征身份与交流。
  • 音响:象征情感与共鸣。
  • 穷子:象征身份的谦卑与对友谊的珍视。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京洛的意象传达出古代文人对繁华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为友情赋予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乐器的象征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虽然身处相同环境,但各自心灵的独特之处,反映出中国古代文人对个体情感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和洛阳
    • B. 南京和苏州
    • C. 杭州和长沙
  2. “虽同执一龠,吹曲各异音”表达了什么?

    • A. 每个人都一样
    • B. 个体的差异
    • C. 没有不同
  3. “我穷子来唁”中的“穷子”指的是什么?

    • A. 富有的书生
    • B. 贫困的书生
    • C. 农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李白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李白的《赠友人》,李白通过豪放的情感表达与梅尧臣的细腻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李白的诗歌多用夸张和强烈的情感,而梅尧臣则更注重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的感受,体现出不同风格的诗人对友谊的理解和表达。


参考资料:

  1. 《梅尧臣诗集》
  2. 《宋代诗词概论》
  3.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遇道者 春山行 送僧归华山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寿春进祝圣七首 守在四夷 闻闵廷言周琏下第 怀诸葛珏 其二 怀武夷山禅师 秋寄李频使君二首 深山逢老僧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逶折 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窥算 出没不常 瑶阶 隹字旁的字 珠流璧转 鼓字旁的字 乡饮大宾 天赐之福 殿堂 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汗颜无地 开门揖盗 竹字头的字 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