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53
送王紫微北使
梅尧臣
天子命儒臣,
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
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
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
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
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
南飞雁相背。
这首诗描写了皇帝派遣文官王紫微北上,前去处理边疆事务的情景。诗中提到王紫微将书信带到西阁,身披华贵的貂皮衣,手持象征权威的节杖,骑着快马,身边卫队身穿金甲。诗人希望他能将汉朝的恩德普及,让胡人也能心悦诚服。王紫微出发几日后,经过阴山,看到南飞的大雁与北飞的雁相背而行,暗示他的行程和目标的远离。
梅尧臣(约1000年-1060年),字梦白,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注重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而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和士人的豪情。
这首诗写于宋代,是在国家需要加强边防、稳定边疆的背景下创作的。王紫微作为文官被派往北方,表现出国家对边疆事务的重视和对士人的期望。
《送王紫微北使》是一首充满壮志豪情的送别诗,既有对王紫微即将踏上征途的祝福,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期盼。诗的开头便以“天子命儒臣”引入,强调了皇帝的重视与重托,暗示了北方边疆事务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王紫微的身份与使命。从“持书下西阁”到“拥节来穷塞”,字句之间流露出一种庄重而紧迫的氛围。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貂服、虎旗、毡骑等元素不仅展现了王紫微的尊贵身份,也彰显了出征的决心与力量。最后一句“几日过阴山,南飞雁相背”则用自然景象反映了王紫微的行程与情感,南飞的雁与北飞的雁相背而行,象征着他与故乡的距离、与人们的离别,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与忧虑。
整首诗在气氛上既有豪迈的气概,又有一丝忧伤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士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也传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边疆事务的重视和对士人使命的期望,表达了对王紫微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惆怅与对未来的关注。
王紫微被派往哪个方向?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中提到的“虎旗”象征什么?
A. 文官
B. 军队
C. 和平
D. 财富
最后一句“南飞雁相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别的惆怅
C. 战斗的勇气
D. 归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