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泗州观唐氏书》

时间: 2025-04-30 14:17:08

诗句

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向红裙。

百金买书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7:08

原文展示:

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向红裙。百金买书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白话文翻译:

唐家的人书法已经闻名十年,谁教他的技艺如此精湛,甚至让红裙女子都为之倾倒。花费百金购买书籍和蒲葵扇,已经足够,不必再去追求王羲之的书法。

注释:

  • 唐氏:指唐家,特指唐氏书法的代表人物。
  • 能书:擅长书法。
  • 十载:十年。
  • 精绝:技艺精湛,出类拔萃。
  • 红裙:这里指代美丽的女子,象征书法的吸引力。
  • 百金:形容花费不少的金钱。
  • 蒲葵扇:用蒲葵叶制作的扇子,常见的文人雅品。
  • 王右军: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香光,江苏扬州人,宋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词。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抒情和写景为主。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梅尧臣对唐氏书法的赞美中产生的,可能是受到当时书法风气的影响。诗中反映了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尊重,同时也表现了与王羲之书法的比较,显示了时代书法风格的多样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梅尧臣对书法艺术的崇敬和对唐氏书法的赞美。开头两句通过对唐氏书法的描绘,表达了其在书法界的声誉和影响力。梅尧臣在这里不仅赞扬了唐氏的书法技艺,还暗示了书法的魅力能够吸引众多追求美的女子,其艺术之美可见一斑。

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个人的消费观和文化追求。诗人以“百金买书蒲葵扇”来表达对书法和文化艺术的珍视和向往,显示出他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艺术的投入。这种花费在当时并不算小,意味着他愿意为追求艺术而付出代价。

最后一句“不必更求王右军”则流露出一种自信和自足的态度。王羲之虽然是书法中的代表,但梅尧臣却认为当代书法的价值和美感同样值得珍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超越。这种表达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唐氏书法的自信,也是对当代书法艺术的肯定和欣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唐氏能书十载闻:唐家擅长书法,已有十年的盛名。
    2. 谁教精绝向红裙:谁能教会他们的技艺如此精湛,以致美丽的女子也倾心。
    3. 百金买书蒲葵扇:用百金购买书籍和蒲葵扇,足见诗人对文化的追求。
    4. 不必更求王右军:不需要再去追求王羲之的书法,唐氏书法已足够优秀。
  • 修辞手法:

    1. 对仗:诗中“唐氏能书”与“百金买书”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2. 比喻:将书法的魅力与红裙女子的倾心相提并论,突出了书法的吸引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唐氏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强调了当代书法的独特价值,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与现代艺术融合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唐氏:象征书法的传承与发展。
  • 红裙:象征美与艺术的吸引力,体现出书法的魅力。
  • 百金:象征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和投入。
  • 蒲葵扇:象征文人雅趣和生活情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唐氏书法在诗中被称为“能书”何年何月开始闻名? 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D. 三年

  2. 在诗中,红裙象征什么?
    A. 书法的魅力
    B. 美丽的女子
    C. 传统文化
    D. 王羲之

  3. 梅尧臣认为不必再追求哪个书法家的技艺?
    A. 颜真卿
    B. 王羲之
    C. 柳公权
    D. 赵孟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比,梅尧臣的《泗州观唐氏书》更强调当代书法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而王羲之则在历史上承载了书法的典范。两者都表现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选》
  • 《中国书法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汪见可教授约诸丈凤山酌别 谢东粹包宏父三首癸卯夏 感寓四首 其四 桐庐舟中 书事 汀州道上 灵洲 客自邵武来言王野使君平寇 杜甫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稔恶藏奸 提土旁的字 不耻下问 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灵 不够 四字头的字 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方字旁的字 瘅恶彰善 有幸 卝字旁的字 电邮 关门落闩 台结尾的成语 妇人之仁 目字旁的字 雨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