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2:08
《采桑子二首 其二》
膝前长跪惭潘令,感上心来。
悲上心来,那得高堂笑口开。
停舟沽酒团乐饮,妇拨荆钗。
妹拔金钗,周泽今朝却是斋。
在我膝前长跪,惭愧于潘岳的风采,心中感慨万千。
悲伤涌上心头,如何能让高堂之上笑语盈盈呢?
停下小舟买酒,欢聚一堂畅饮,女人们拨弄着荆钗。
妹妹也取下金钗,今天的周泽却是个清净的斋日。
作者介绍:蒋士铨(约1640-约1700),清代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人在感慨与惭愧中流露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格式,表现出一种抒情的风格。开篇以“膝前长跪惭潘令”引出,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卑与惭愧,暗示了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自我反思。接着的“感上心来,悲上心来”,情感愈加浓烈,表达出对世事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如何能让高堂笑口开”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快乐的渴求与现实的冲突。接下来的“停舟沽酒团乐饮”,则转向一种轻松的聚会情景,渗透着对生活的享受。这里描绘了一个欢快的场景,而“妇拨荆钗,妹拔金钗”,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生活的一角,突显出生活的多样性。
最后一句“周泽今朝却是斋”,则是一种反思,暗示虽然聚会欢愉,但生活中始终有着清净与肃穆的时刻。这一对比使诗歌情感更加深邃,蕴含着对生活的复杂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反映了对社会和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在悲伤与欢乐之间的纠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膝前长跪惭潘令”中的“潘令”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停舟沽酒团乐饮”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
“妹拔金钗”中“金钗”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