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采桑子 卧病》

时间: 2025-05-02 18:29:58

诗句

药炉香里相思苦,深掩红屏。

漏歇灯停。

一枕惺忪晓梦醒。

别来滋味尝都遍,花事无心。

已负素馨。

又负黄花到胆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29:58

原文展示:

采桑子 卧病
作者: 郑元昭 〔清代〕

药炉香里相思苦,深掩红屏。
漏歇灯停。一枕惺忪晓梦醒。
别来滋味尝都遍,花事无心。
已负素馨。又负黄花到胆瓶。

白话文翻译:

在药炉香气中,我感受到相思的苦楚,深深掩盖着红色屏风。
漏壶的水声停止,灯光也熄灭。我在床上,恍惚中醒来,刚刚做了个朦胧的晨梦。
自从离别以来,这种滋味我已经尝遍,花的事情也变得无心。
已经辜负了素馨花,又辜负了黄花在药瓶里。

注释:

  • 药炉:用来熏香的炉具,象征着病中的愁苦与沉闷。
  • 深掩红屏:意指卧病期间,深深地封闭自己,避免外界的干扰。
  • 漏歇灯停:形容时间的流逝,夜晚的静谧和孤独。
  • 惺忪:指刚醒时眼睛还未完全清醒的状态。
  • 滋味:此处指离别后的感受,充满了辛酸。
  • 素馨黄花:两种花,象征着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遗憾。

典故解析:

该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离别、相思的普遍情感,尤其是“素馨”和“黄花”,在古诗词中常常与思念、离愁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元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著称,常描写女儿情怀和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郑元昭卧病期间,表达了他因病而感到的孤独和对离别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卧病》通过简洁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因病而引发的思乡与相思之苦。诗中使用“药炉”和“红屏”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闷闷不乐的氛围,显示出诗人在卧病之时的内心状态。药炉的香气,原本是舒缓身心的,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思念的象征,反而加重了他的愁苦。而“漏歇灯停”则进一步突显出孤独无助的情境,夜晚的静谧让他更容易陷入对往昔的追忆。接下来的“别来滋味尝都遍”则道出了自离别后的百般滋味,似乎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已尝试过,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愁绪。最后,诗人对“素馨”和“黄花”的辜负,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和惋惜,表现出他对爱情的眷恋与失落。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药炉香”和“相思苦”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思念。
    • 第二联:“漏歇灯停”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突出了卧病的状态。
    • 第三联:表达了离别后的复杂情感,尝遍离愁后只剩无心。
    • 第四联:对“素馨”和“黄花”的辜负,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失去与遗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药炉的香气比作相思的苦,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拟人:暗示花朵的情感,使自然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对仗:诗中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因病而生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深切怀念,反映了人在困境中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药炉:象征着愁苦与病痛,暗示内心的煎熬。
  • 红屏:代表隐秘的情感,封闭的空间。
  • 灯停:象征着孤独的夜晚,时间的流逝。
  • 素馨黄花:象征着爱情的遗憾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药炉香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寂寞 C. 愁苦

  2. “漏歇灯停”中“漏”指的是什么?
    A. 漏水 B. 漏斗 C. 漏壶

  3. 诗人的思念主要是对谁的?
    A. 朋友 B. 家乡 C. 爱人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表现相似的离别与思念主题。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感伤。

诗词对比

  • 比较郑元昭的《采桑子 卧病》和李煜的《虞美人》。两者都表达了对离愁的深切感受,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李煜更显悲凉,而郑元昭则偏向内心的自省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元曲》

相关查询

送学士汪大奠归鄞 石桥 刘阮庙 句 其二 送学士汪大猷归鄞 致爽轩 题竹赠卫清叔之潭州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招隐士 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嚼啮 三尺童儿 气字旁的字 神工鬼力 包含楷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黽字旁的字 包含臧的成语 力有未逮 甘字旁的字 擿埴索途 飞字旁的字 成人之美 舞开头的成语 俪巧 宝意 文行出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