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顾马湖孔昭(二首)》

时间: 2025-05-04 07:42:47

诗句

巴东明月巴西歌,两岸梅花羌笛多。

一曲停桡双泪落,猿声三峡若为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2:47

原文展示:

送顾马湖孔昭(二首) 徐祯卿 〔明代〕 巴东明月巴西歌,两岸梅花羌笛多。 一曲停桡双泪落,猿声三峡若为过。

白话文翻译:

在巴东的明月下,巴西的歌声响起,两岸梅花盛开,羌笛声此起彼伏。 一曲终了,停下船桨,双泪不禁落下,三峡的猿声仿佛难以承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巴东:地名,今四川东部。
  • 巴西:地名,今四川西部。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
  • 停桡:停下船桨。
  • 猿声:指三峡地区特有的猿猴叫声。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为送别友人顾马湖孔昭而作,通过描绘巴东的明月、巴西的歌声、两岸的梅花和羌笛声,以及三峡的猿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旅途的艰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巴东的明月和巴西的歌声为背景,通过两岸梅花和羌笛声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美的离别氛围。诗中的“一曲停桡双泪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而“猿声三峡若为过”则进一步加深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痛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巴东明月巴西歌”,通过地名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广阔感,明月和歌声的结合,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
  • 第二句“两岸梅花羌笛多”,梅花和羌笛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隐含了离别的哀愁。
  • 第三句“一曲停桡双泪落”,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停桨和落泪的动作,形象生动。
  • 第四句“猿声三峡若为过”,以猿声为媒介,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痛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巴东和巴西的对比,增强了空间感。
  • 意象:梅花、羌笛、猿声等意象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 直接表达:通过“双泪落”等直接表达情感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旅途的艰辛,体现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歌声:代表着欢乐和离别的哀愁。
  • 梅花:象征着坚韧和美丽。
  • 羌笛:代表着边塞的哀愁和离别的情感。
  • 猿声: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巴东”和“巴西”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 A. 四川东部和四川西部 B. 四川西部和四川东部 C. 四川东部和四川中部 D. 四川中部和四川东部

  2. 诗中的“羌笛”是什么? A. 古代羌族的乐器 B. 古代汉族的乐器 C. 古代蒙古族的乐器 D. 古代藏族的乐器

  3. 诗中的“一曲停桡双泪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是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离别之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描绘边塞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告别。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与徐祯卿《送顾马湖孔昭》:两者都是送别诗,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徐祯卿的诗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送别诗的例子。
  • 《全宋诗》: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送别诗的例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晴闻啼鸟作 寄子畅文显兼问佥判丈起居 读子进浙行诗轴中有二诗见寄次韵报之 晚秋郊居八首 其六 挽曾达臣二首 辰阳待岳祠之命舟发武陵回寄从游诸公 次韵何叔信雪夜 以湖州酥秀州木犀面油太和石本观音像送莫万安三首 其三 学佛者祖迁自南陵来谒莫万安题诗于知津阁适同莫过而见之用韵以赠 过湖得便风舟甚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桐华布 米已成炊 衣不遮身 凵字底的字 殊恩厚渥 黄字旁的字 龙跃鸿矫 紧箍咒 曲牌 包含偶的成语 彐字旁的字 傻人 连四纸 魚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轻言软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