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

时间: 2025-04-23 21:49:31

诗句

凤鸟期不来,瑶华几销歇。

唯有山中人,吹箫弄明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49:31

原文展示:

凤凰山园杂咏(二首) 徐祯卿 〔明代〕

凤鸟期不来,瑶华几销歇。 唯有山中人,吹箫弄明月。

白话文翻译:

期待中的凤凰鸟始终没有到来,珍贵的瑶华花也几乎凋谢殆尽。 只有那山中的隐士,在月光下吹奏着箫,享受着宁静的夜晚。

注释:

  • 凤鸟: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 瑶华:指珍贵的花朵,这里可能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 销歇:凋谢、消逝。
  • 山中人:指隐居在山中的隐士或高人。
  • 吹箫弄明月:指在月光下吹奏箫,表达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超脱世俗的情怀。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之美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祯卿隐居山中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期待中的凤凰与现实中凋谢的瑶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中的“山中人”形象,象征着诗人自己的隐逸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吹箫弄明月的行为,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凤鸟期不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但这种期待似乎总是无法实现。
  • “瑶华几销歇”:进一步强化了现实的无奈,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而易逝。
  • “唯有山中人”:转折句,引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即那个在山中隐居的高人。
  • “吹箫弄明月”:通过具体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和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凤鸟”与“瑶华”的对比,突出了美好与现实的差距。
  • 象征:“凤鸟”和“瑶华”都具有象征意义,分别代表了理想和美好。
  • 拟人:“吹箫弄明月”中的“弄”字,赋予了明月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逸生活的展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凤鸟:象征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 瑶华:象征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 山中人:象征隐逸生活和高洁的人格。
  • 吹箫弄明月:象征艺术享受和精神上的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凤鸟”象征什么? A. 吉祥和美好的未来 B. 现实的无奈 C. 隐逸生活 D. 自然之美

  2. “吹箫弄明月”表达了什么? A. 对现实的无奈 B. 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C. 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D. 对自然之美的享受

  3. 诗中的“瑶华”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或时光 B. 吉祥的未来 C. 隐逸生活 D. 现实的无奈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逸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凤凰山园杂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隐逸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但徐诗更多了一层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明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祯卿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南还纪程 其一 九日 九日渡湘水 九日送足公请藏 九日昆峰赐饮拟和刘静修先生九日九饮歌韵体 其一 九日完县署中 其一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三 九日书吕季慈室 九日避暑山庄 九日雨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贴挂 憨戏 兀字旁的字 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调墨弄笔 利害攸关 丶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迟暮之年 包含脓的词语有哪些 杜门面壁 恶意中伤 脸软心慈 五雉 儿字旁的字 浪苍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