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相和歌辞。长门怨二首》

时间: 2025-08-03 15:43:27

诗句

闲把罗衣泣凤凰,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得逐晴风出禁墙。

流水君恩共不回,杏花争忍扫成堆。

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5:43:27

原文展示:

闲把罗衣泣凤凰,
先朝曾教舞霓裳。
春来却羡庭花落,
得逐晴风出禁墙。
流水君恩共不回,
杏花争忍扫成堆。
残春未必多烟雨,
泪滴闲阶长绿苔。

白话文翻译:

我闲坐着用罗衣拭泪,像那凤凰般悲伤,
早先朝廷曾教我舞蹈,穿着霓裳羽衣。
如今春天来临,却羡慕庭院中的花朵凋落,
只想随风出墙,追逐那阳光。
流水不觉间,君恩已无法再回,
杏花争先恐后,扫成一堆。
残春的时光,未必就会多雨,
泪水滴落在台阶上,长出了绿苔。

注释:

  • 罗衣:轻薄的衣服,常指女子的华丽服饰。
  •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吉祥、高贵。
  • 霓裳:即霓裳羽衣,指华丽的舞衣,曾是古代舞蹈的象征。
  • 禁墙:指皇宫的墙壁,象征着封闭和束缚。
  • 流水:指时间的流逝或爱情的无常。
  • 杏花:春天盛开的花朵,象征美好的事物。
  • 烟雨:细雨,常表示忧伤或愁苦的天气。
  • 绿苔:指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苔藓,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悲愁的积累。

典故解析:

  • 霓裳羽衣舞:源自《乐府诗集》,这是古代一种华丽的舞蹈,常用于宫廷宴会,象征着华美与优雅。
  • 禁墙:指古代皇家宫殿的围墙,象征着权力的限制与个人自由的缺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唐代诗人,字孟郊,号云客,生于公元 842 年,卒于 894 年。郑谷的诗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郑谷遭遇人生困境时,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苦。

诗歌鉴赏:

这首《长门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被困于宫墙之中的女子的孤独与忧伤。诗中以"闲把罗衣泣凤凰"开篇,直接引入主角的悲情,既有对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用"春来却羡庭花落"表达了对于春天短暂而美好的渴望,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易逝。

接下来的"流水君恩共不回"更是直白地道出了对爱情或友谊的失落感,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重返的遗憾。最后两句"残春未必多烟雨,泪滴闲阶长绿苔",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悲凉,绿苔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悲伤的积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传达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闲把罗衣泣凤凰:女子用罗衣拭泪,象征悲伤,凤凰暗示高贵的身份。
  2. 先朝曾教舞霓裳:回忆过去曾受教于朝廷,舞蹈的场景,暗含怀念与失落。
  3. 春来却羡庭花落:春天来了,却羡慕花瓣的凋落,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4. 得逐晴风出禁墙:想要追逐阳光与自由,表达对束缚的反抗。
  5. 流水君恩共不回:流水比喻时光流逝,君恩暗指爱情或友情的无法追溯。
  6. 杏花争忍扫成堆:杏花争相凋落,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无奈与惋惜。
  7. 残春未必多烟雨:暗示即使春天残存,也未必多愁善感。
  8. 泪滴闲阶长绿苔:泪水滴落在阶梯上,长出绿苔,象征岁月的流逝与悲伤的积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君恩”,将时间比作流水,表达人生变化无常。
  • 拟人:如“杏花争忍”,赋予花朵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反映了个体在权力与情感之间的挣扎与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衣:象征华丽与悲伤。
  • 凤凰:象征高贵与失落。
  • 霓裳:象征美好记忆与逝去。
  • 杏花:象征美好事物的短暂。
  • 绿苔:象征岁月的积累与悲伤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霓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舞衣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建筑

  2. 诗中的“流水”比喻的是?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景象
    C. 音乐的节奏
    D. 情感的变化

  3. “泪滴闲阶长绿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惆怅
    C. 愤怒
    D. 迷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离别的愁苦,但更强调友情的深厚。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个人的悲伤与社会的无奈,具有相似的情感基调,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文化解读》

相关查询

赋得浦口望斜月,送皇甫判官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送李兵曹赴河中 赠阙下裴舍人 咏白油帽送客 九日寄侄箊箕等 舟中寄李起居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九日田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摅肝沥胆 耳刀旁的字 包含珍的成语 长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百无一堪 成事不说 两开头的成语 服务业 黍字旁的字 包含鸦的成语 称庆 曰字旁的字 企佩 一夜十起 通上彻下 枕戈饮胆 逆取顺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