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元日寄韦氏妹》

时间: 2025-05-02 18:54:33

诗句

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

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

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

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4:33

原文展示

元日寄韦氏妹
作者:杜甫

近闻韦氏妹,
迎在汉钟离。
郎伯殊方镇,
京华旧国移。
春城回北斗,
郢树发南枝。
不见朝正使,
啼痕满面垂。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最近听说韦氏的妹妹,正在汉钟离的地方迎接新年。郎伯在不同的地方守卫着,旧时的京华也迁移到了其他地方。春城里重新回望北斗星,郢地的树木又在南面发芽了。但不见朝廷的正使来访,泪痕满面,令人不胜唏嘘。


注释

字词注释

  • 近闻:最近听说。
  • 韦氏妹:指韦氏的妹妹。
  • 汉钟离:汉代的钟离,是地名,可能指的是现在的某个地方。
  • 郎伯:指贵族或显赫的人。
  • 殊方镇:不同的地方守卫。
  • 京华:指京城,旧时的国都。
  • 春城:春天的城市,春天象征生机。
  • 北斗:北斗星,象征指引和方向。
  • 郢树:指《楚辞》中的郢地,象征乡土情怀。
  • 朝正使:朝廷的使者,代表官方的消息和问候。
  • 啼痕:泪痕,流泪的痕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汉钟离”与“北斗”都与古代文化息息相关,体现了杜甫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当下现实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华与安史之乱的动荡,作品反映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元日寄韦氏妹》创作于杜甫生活的动荡时代,诗人通过对韦氏妹的问候,表达自己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朝廷动荡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杜甫的《元日寄韦氏妹》通过对新年场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全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开头两句“近闻韦氏妹,迎在汉钟离”,以近闻与远望的对比,展现出一种近乎遥远的思念之情,仿佛韦氏妹的欢快与诗人的孤独相映成趣。

接着“郎伯殊方镇,京华旧国移”,通过对比的手法,暗示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沉浮。此句中的“郎伯”代表了那些在外地镇守的朋友,而“京华”则是昔日繁华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紧接着的“春城回北斗,郢树发南枝”,诗人用春天的景象与北斗星的指引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希望与失落并存的情感。春天的生机象征着新的开始,而北斗星则象征着方向和归属。

最后两句“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是全诗情感的高潮,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朝廷使者未能到访,反而留下满面泪痕,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与无助感。

整首诗在对个人命运和社会变迁的思考中,融合了浓浓的人情味和历史感,使得作品在感伤中又蕴藏着对未来的希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近闻韦氏妹:最近听说韦氏的妹妹,表达了对她的关心。
  • 迎在汉钟离:她在汉钟离的地方迎接新年,暗含对旧时光的怀念。
  • 郎伯殊方镇:郎伯在不同的地方守卫,表现出朋友之间的疏离感。
  • 京华旧国移:旧时的繁华已然迁移,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 春城回北斗:春天的城市里,诗人又在回望北斗,表示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
  • 郢树发南枝:郢地的树木重新发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不见朝正使:没有见到朝廷的使者,暗示对现实的无奈。
  • 啼痕满面垂:泪痕满面,明显流露出诗人的悲伤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城”与“北斗”的结合,暗示希望与方向。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郢树与北斗分别象征生命与希望的指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旧时朋友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关注与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沉郁而又带有一丝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城:象征着生命与希望的开始。
  • 北斗:象征着方向与归属。
  • 郢树:代表着故土与乡愁。
  • 啼痕:象征着失落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韦氏妹”指的是谁?
    A. 杜甫的妹妹
    B. 韦氏的妹妹
    C. 汉钟离的妹妹

  2. “春城回北斗”中的“北斗”象征什么?
    A. 方向与归属
    B. 失落与悲伤
    C. 春天的生机

  3.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无奈与思念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同样表现了对时间与人生的思考。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诗作常常对比,杜甫更加关注社会变迁与人情冷暖,而李白则更加追求个人理想与浪漫情怀。
  • 例如,杜甫的《春望》与李白的《将进酒》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差异,前者沉重而深邃,后者则轻松而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经与汉赋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茅山洞口 若耶溪逢孔九 题鹤林寺 送储十二还庄城 题栖霞寺 题灵隐寺山顶禅院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祇园寺 登天竺寺 过方尊师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父字头的字 幾字旁的字 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喝神骂鬼 靑字旁的字 胡子拉碴 炽灼 母字旁的字 条揭 封泥 良弓 好管闲事 短见薄识 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辰字旁的字 意切言尽 鸡皮鹤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