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5:38: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5:38:56
秋尽东行且未回,
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
江上徒逢袁绍杯。
雪岭独看西日落,
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
怀抱何时得好开。
秋天已经结束,我向东行去,但仍未能回家。我的茅草屋寄居在少城的角落。篱笆旁的菊花已经老去,正如陶渊明的诗句所描绘的那样;在江边,我孤独地碰到袁绍的酒杯。看着雪岭上西沉的夕阳,剑门依然阻挡着北方人来访。我不辞万里,远道而来为客,心中思念何时才能再度畅快地开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半生多艰难困苦,其诗作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秋尽》写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期,社会动荡,国破家亡,诗人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此诗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秋尽》是一首充满沉思和感慨的诗作,诗中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开篇的“秋尽”二字,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紧接着“东行且未回”则表达了诗人旅途的遥远与归乡的希望。茅斋虽简陋,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显示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篱边老却陶潜菊”,不仅写出了菊花的衰败,也映射出诗人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的怀念。接下来的“江上徒逢袁绍杯”,则是在孤独中对往日欢聚的回忆,诗人似乎在感叹时光荏苒,友人已不再。
“雪岭独看西日落”,描绘了苍凉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中孤独的氛围。而“剑门犹阻北人来”,则暗示现实的阻碍与无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故乡的期盼与思念。
最后两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表达了诗人虽愿意远行,但内心的孤独与归属感却让他倍感忧伤。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的结合,深刻展现了杜甫对人生、时代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反映了杜甫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尽》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陶潜”指的是哪位诗人?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杜甫
“剑门”在这首诗中象征什么?
A. 美丽
B. 阻碍
C. 归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