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8-10 03:42:19

诗句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03:42:19

原文展示:

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白话文翻译:

燕子飞入的不是旁边的房舍,鸥鸟归来只到旧日的池塘。
断了的桥再也没有木板,卧着的柳树自行生出新枝。
因此山阳这地方变得繁华,我却感到无比惭愧,想起鲍叔的知音。
原本的友谊已经零落殆尽,白发之年泪水双双垂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燕入:燕子飞入。
  • 非旁舍:不是旁边的屋子。
  • 祗:只,仅。
  • 故池:旧日的池塘。
  • 断桥无复板:破损的桥再也没有木板。
  • 卧柳:躺着的柳树。
  • 生枝:长出新枝。
  • 多惭:倍感惭愧。
  • 鲍叔知:鲍叔是指鲍照,知音之意。
  • 素交:原本的交情。
  • 零落尽:已经完全消逝。
  • 白首泪双垂:白发之年,眼泪双双流下。

典故解析:
鲍叔知,出自《史记·卷六十·平原君赵佗列传》,强调知音难觅,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怀念与惋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诗风沉郁,关切民生,作品以现实主义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晚年,杜甫流亡在外,回忆故地与旧友,感慨友谊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反映了他的孤独与悲凉。

诗歌鉴赏: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思考的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友谊的渴望。开头的“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描绘了燕子和鸥鸟的归来,但它们所归之处并不是热闹的地方,而是那曾经熟悉的旧池塘,暗示着时间流逝后,情感的孤寂与失落。

接下来的“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则以一幅破损的景象,展现了环境的变化与生命的顽强。这一转折中,诗人感受到的是对往昔的怀念,对故友的惋惜。后两句“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透出一种自愧与惆怅,山阳的繁华与自身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鲍叔知的典故则更进一步强调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最后“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以白首之年,泪水双垂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真挚且深沉。整首诗在少许的自然描写中,渗透着浓厚的人生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入非旁舍”:燕子飞入的房舍并不是侧旁的,暗示对过去的眷恋。
  • “鸥归祗故池”:鸥鸟只归到旧日的池塘,象征着怀旧与过往。
  • “断桥无复板”:破损的桥没有了木板,暗示着联系的断裂。
  • “卧柳自生枝”:柳树依然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顽强。
  • “遂有山阳作”:山阳发展的繁华,与作者的境遇形成对比。
  • “多惭鲍叔知”:为未能找到知音而感到惭愧,借鲍叔的故事引发情感共鸣。
  • “素交零落尽”:昔日的友谊已然消逝,感叹时光流逝。
  • “白首泪双垂”:老年时的泪水,流露出深刻的苍凉与不甘。

修辞手法:

  • 比喻:“素交零落尽”比喻友谊的消逝。
  • 拟人:“卧柳自生枝”将柳树拟人化,表现生命的顽强。
  • 对仗:“燕入非旁舍,鸥归祗故池”形成对比,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深刻反映了杜甫晚年的孤独与惆怅,具有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着旧日的美好与青春。
  • 鸥鸟: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
  • 断桥:象征着失去的联系与友谊。
  • 卧柳:代表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延续。
  • 泪水:表现了诗人的悲伤与对往事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王维

  2. “断桥无复板”中的“复”字意思是:
    A) 再
    B) 失去
    C) 幸存
    D) 在

  3. 诗中提到的鲍叔指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一位朋友
    C) 一位历史人物
    D) 一位帝王

答案:

  1. B) 杜甫
  2. A) 再
  3. C) 一位历史人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畔独步寻花》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 《赠卫八处士》 -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 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通过月亮引发情感,而杜甫通过自然景物展现内心的孤寂。
  • 《长恨歌》 - 白居易:两者都涉及到人生的无常和情感的流逝,但白居易更侧重于爱情,而杜甫则是对友情的追忆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杜甫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子椿 澄虚堂 和人见寄二首 其二 和人见寄二首 其一 用圣行韵和呈几仲 又次庄居见贻佳什 次韵子椿游雨花台同长老德正 次韵子椿金陵相会诗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 其三 又次子椿同君俞三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握发吐餐 一阶半职 包含室的成语 矢字旁的字 文东武西 过门不入 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逻骑 疋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圆规 丛残 龜字旁的字 铜韑 珍味佳肴 贫于一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