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

时间: 2025-04-26 18:23:15

诗句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3:15

原文展示: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

白话文翻译:

在东堂的石榴树下,夜晚饮酒到天亮还未归。
衣衫被露水浸湿,桂酒让我面色红润。
你我与尹、富交谈,曾有过高深的议论。
发扬仁义的深奥道理,傲视于天地之间。
以此为朋友的乐趣,门前从不关上。
自从我从北阙而来,忙碌得几乎无暇闲聊。
站在高处想远望,却依然看不到那云山。
怎么才能见到你,客衣已被泪水浸湿斑斑。

注释:

  • 东堂:指的是东侧的房屋,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 石榴:象征着繁荣与丰饶,常与友情、爱情相关。
  • 絺衣:轻薄的衣服,形容因露水湿透。
  • 桂酒:用桂花酿的酒,代表清香醇美。
  • 仁义奥:仁义的深奥道理。
  • 衡门:指诗人家门,未曾闭合,意指对朋友的欢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和友谊,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在洛阳时,他怀念与朋友的聚会和畅谈,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是一首表达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人在东堂的石榴树下,夜饮至晨,生动描绘了那种惬意的社交场景。诗句“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不仅传达了饮酒的欢愉,也暗示了生活的无忧无虑和对美好情感的依恋。

而后几句则转向对理想和现实的深思,诗人与友人们曾高谈阔论,畅谈仁义之道,然而现实的忙碌与烦扰却让他难以从中得到满足,情感的落差使他倍感惆怅。尤其是“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诗人站在高处想要远望,却仍然无法看到理想的彼岸,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渴望。

诗中“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见,却因忙碌无暇而感到失落,泪水浸湿了衣襟。这种情感的交织与挣扎,自然流露出对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堂石榴下,夜饮晓未还:描绘诗人和朋友在东侧的庭院下,夜间饮酒至天亮。
  2. 絺衣湿浩露,桂酒生朱颜:衣服被露水打湿,喝桂花酒面色红润,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
  3. 君同尹与富,高论曾莫攀:提到与尹、富两位朋友讨论深刻话题,表现出他们的志趣。
  4. 开吐仁义奥,傲倪天地间:强调他们讨论的内容是仁义,表现了理想的高尚。
  5. 以此为朋乐,衡门未尝关:与朋友的聚会是最大的乐趣,家门始终敞开,象征着对友人的欢迎。
  6. 自从北阙来,扰扰时少闲:自北阙而来,生活忙碌,几乎没有休闲。
  7. 登危欲引望,尚不见云山:想要远望,却看不到理想的远方,暗含失望之情。
  8. 何由觌夫子,客袂泪澜斑:想见友人却无缘相聚,泪水沾湿衣衫,表现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以“桂酒”比喻友谊的甘醇,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东堂石榴下”与“夜饮晓未还”形成对称。
  • 拟人:通过“泪澜斑”,将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的表达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回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对理想的渴望,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切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榴:象征着友谊和丰盈。
  • 露水:代表清新和生命的滋润。
  • 桂酒:象征着欢乐与高雅。
  • 云山:代表理想与远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哪个地方饮酒?

    • A. 西堂
    • B. 东堂
    • C. 南楼
  2. 诗中提到的朋友有谁?

    • A. 李白
    • B. 尹、富
    • C. 杜甫
  3. 诗人感到忙碌无暇,是什么原因?

    • A. 旅行
    • B. 家务
    • C. 北阙来
  4. 诗中的“桂酒”象征什么?

    • A. 伤感
    • B. 友情
    • C. 财富

答案

  1. B
  2. B
  3. C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忆洛中旧居寄永叔兼简师鲁彦国》和李白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梅尧臣更强调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兄弟情深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待山月 新秋同卢侍御薛员外白蘋洲月夜 送僧游扬州 酬李补阙纾 送旻上人游天台 送卢仲舒移家海陵 冬日建安寺西院,喜昼公自吴兴至,联句一首 新秋送卢判官 赋得石梁泉送崔逵 青阳上人院说金陵故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白开头的成语 齐字旁的字 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议论纷错 重兴旗鼓 包含酎的词语有哪些 手民 岗头泽底 豆薯 文牍主义 包含阁的成语 决策千里 条写 长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异卉奇花 艮字旁的字 审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