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2:16
洛阳牡丹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自古以来,花朵的颜色就被认为珍贵,死去后又将归向何处呢?那清澈的花魄不应当散去,绚丽的花朵又依附于何处?红色的花朵栖息在金谷的妓女身旁,黄色的花朵则配得上洛川的妃子。朱红和紫色的花儿也都随之而来,难道这就能说明人世间的稀少吗?
《洛阳牡丹》是一首描写花卉的诗,诗人通过对洛阳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生命脆弱与美好事物流逝的思考。诗中“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一句,开篇即以疑问引发读者的思考,意味深长。牡丹作为花中之王,自古以来就以其艳丽的色彩和高贵的气质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诗人却在赞美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对其短暂生命的惋惜。
接着,诗人通过“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进一步阐述了花朵的灵气与其依附之处,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归属。最后几句“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则将花与人、自然与社会巧妙结合,展现了花朵在不同人群中所象征的不同意义。整首诗透出一种对美的渴望与生命无常的感叹,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反映了人类对瞬息万变的自然与生命的无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