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0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00:39
沛谯有钜枣,味甘蜜相差。
其赤如君心,其大如王瓜。
尝贡趋国门,岂及贫儒家。
今见待士意,下异庐仝茶。
食之无厌饫,咏德曾未涯。
沛谯有一种巨大的枣,味道甘甜如蜜。
它的颜色鲜红如君王的心,个头大得像王瓜。
曾经朝贡时走入国门,怎能比得上贫穷书生的家?
如今看到对士人的关怀,犹如不同于庐仝的茶。
吃了它令人无厌无尽,歌颂德行更是无穷无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云溪,宋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个人情感,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的晚年之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士人境遇的关心。诗中通过对枣子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梅尧臣的《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通过描写亳州的巨枣,传达出一种浓厚的乡土情怀和对士人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提到“沛谯有钜枣”,即以地域特产引入,拉近了诗人与读者的距离。接着用“味甘蜜相差”形象地描绘了枣子的甘甜,仿佛让人垂涎欲滴。随后,诗人将枣的颜色比作“君心”,个头比作“王瓜”,不仅增强了枣的形象感,更隐含了对君主的忠诚和赞美。
在“尝贡趋国门”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士人与贵族之间的差距,表现出对贫儒家境的同情。诗的后半部分转为对当今社会的感慨,提到“今见待士意”,意味着对士人的关怀与重视,这与“庐仝茶”的高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社会对不同阶层的关注不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传达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体现了梅尧臣高洁的品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亳州枣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士人境遇的关注以及对美好德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钜枣”是来自哪个地方?
诗中将枣的颜色比作什么?
诗人对贫儒家有何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美食的描写与社会对士人的关注,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