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3:00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
绣圈犹带脂香浅。
榴心空叠舞裙红,
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
香瘢新褪红丝腕。
隔江人在雨声中,
晚风菰叶生秋怨。
轻柔的玉色纱衣笼罩着,檀香扇子倚靠在身旁。
绣花的圈子上仍留有淡淡的脂香。
如同石榴心般的情思在空中叠起,舞裙的红色随风飘荡,
艾草的枝头应当压制了我愁苦的发髻。
午后的梦中千山万水,窗前的阴影如一支箭。
香瘢渐渐褪去,露出红丝腕子。
隔着江水,听那雨声中,有人正在思念,
晚风吹过菰叶,带来了秋天的怨愁。
吴文英(约 1070—1130),字文英,号良卿,宋代词人,擅长小令,词风清丽婉约。他的作品常常描绘闺情、乡愁,情感细腻而深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踏莎行·润玉笼绡》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年代,词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女性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世界。
《踏莎行·润玉笼绡》是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技巧与深邃的情感。整首词以“润玉笼绡”为开篇,轻柔而富有诗意,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午后独自倚靠在窗前,思绪万千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柔美与内心的愁苦。
“榴心空叠舞裙红”,将内心的复杂情感与舞裙的轻盈结合,仿佛在诉说着对爱情的渴望,又夹杂着一丝忧伤。接着“艾枝应压愁鬟乱”,将生活中的琐碎与内心的愁苦巧妙结合,展现出女子在生活中挣扎的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情感逐渐深入,表现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秋天的怨愁,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吴文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柔情与孤独,展示了他对女性心理的深刻洞察。
整首词通过描绘女子的孤独与思念,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及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状态,也寓意着社会对女性情感的压抑与孤独,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吴文英
D. 白居易
“榴心空叠舞裙红”中的“榴心”主要象征:
A. 甜蜜的爱情
B. 复杂的情感
C. 失落的心情
D. 快乐的童年
诗中提到的“艾枝”主要寓意:
A. 美丽
B. 驱邪与压制
C. 爱情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