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40:34
谷比
作者: 郑谷 〔唐代〕
多感京河李丈人,童蒙受教便书绅。
文章至竟无功业,名宦由来致苦辛。
皎日还应知守道,平生自信解甘贫。
孤单所得皆逾分,归种敷溪一亩春。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京河李丈人的深切感激,童年时受他教导,便开始书写文章。可惜到头来却无功可成,名声和仕途的艰辛更是难以言表。明亮的太阳照耀下,我应当明白要坚守自己的道理,毕生自信于甘愿过贫困的生活。孤独的收获似乎都超出我的承受,我只想回归乡间,种下一亩春田。
郑谷,字希夷,唐代诗人,生于长安,仕途不顺,多以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结合,反映出社会的现实和个人的理想。
《谷比》创作于郑谷的晚年,他经历了仕途的失意与生活的困苦,逐渐形成了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诗中对李丈人深感怀念,既是对老师的感激,也反映出对人生理想的追寻与无奈。
《谷比》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透过郑谷对李丈人的怀念,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诗的开头通过对“京河李丈人”的感慨,引入了自己童年时接受教导的情景,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知识的渴求。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郑谷却感到自己在仕途上的无功与辛酸,这种失落感让他更加意识到名利的虚妄。
在后半部分,郑谷的情感逐渐从失落转向平和。他提到“皎日还应知守道”,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理解和坚守,体现了他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甘愿过贫困生活的选择,反映出他对物质欲望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最后,诗中“归种敷溪一亩春”的愿望,则寓意着他渴望回归自然、追寻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展现了从感慨到领悟的转变,呈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诗人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在经历世俗的苦辛后,依然坚守内心的信念与追寻理想的决心。
郑谷的字是什么?
A. 希夷
B. 皎日
C. 李丈人
在诗中,郑谷对什么感到失落?
A. 生活
B. 仕途
C. 教育
诗中提到的“归种敷溪一亩春”表达了郑谷的什么愿望?
A. 追求名利
B. 回归自然
C. 追求仕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心灵的宁静,与郑谷的《谷比》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对山水的描绘,而郑谷则更强调人生态度的选择与内心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