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词十三首》

时间: 2025-05-07 07:13:31

诗句

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櫓声柔。

云五色,蜃成楼。

鸡鸣日出似罗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3:31

原文展示:

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櫓声柔。
云五色,蜃成楼。
鸡鸣日出似罗浮。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薄雾中,古老的渡口显得朦胧,烟雾中传来人们的低语和柔和的划船声。
五色的云彩犹如蜃楼般虚幻。
鸡鸣声伴随着日出,似乎让人感觉置身于罗浮山的仙境之中。

注释:

  • 清晓:清晨,天色微明。
  • 朦胧:模糊不清,形容雾气弥漫的景象。
  • 古渡头:指古老的渡口。
  • 櫓声:划船时桨划水发出的声音。
  • 五色:形容云彩的颜色多样,绚丽多彩。
  • :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生物,能幻化成楼阁。
  • 罗浮:指罗浮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梦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寿宬,字子华,号白云楼,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活跃于南宋。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景交融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渔父词》系列诗作是蒲寿宬在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风光时所创作的,反映了他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敬畏。此诗可能写于某次清晨的舟行之中,受到晨雾和自然景色的启发。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渡头的宁静和神秘。开头两句“清晓朦胧古渡头,烟中人语櫓声柔”,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古渡头,薄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人声和划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渔父生活的恬静和自然和谐的氛围。

接下来的“云五色,蜃成楼”则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五色的云彩在晨光中变化缤纷,似乎让人看到了蜃楼的幻影,暗示了自然的神奇与梦幻。而最后一句“鸡鸣日出似罗浮”,则将整个场景提升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鸡鸣声与日出相伴,仿佛将人带入了罗浮山这样的仙境之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晓朦胧古渡头:描绘清晨的古渡口,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2. 烟中人语櫓声柔:烟雾中传来人声和柔和的划船声,暗示了渔夫的生活。
  3. 云五色,蜃成楼:五彩的云朵如同幻化的楼阁,展示了自然的奇妙。
  4. 鸡鸣日出似罗浮:鸡鸣声和日出让人联想到理想的仙境,表达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蜃成楼”将云彩比作蜃楼,增强了诗的幻想色彩。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晨自然景色的赞美,对渔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乡土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渡头:象征着历史的积淀和人文的传承。
  • 烟中人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 五色云:象征着变化多端的自然美。
  • 罗浮:象征理想的生活境界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古渡头”是指什么地方?

    • A) 现代的渡口
    • B) 古老的码头
    • C) 仙境
  2. “蜃成楼”中的“蜃”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生物?

    • A) 龙
    • B) 鱼
    • C) 海中生物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 C)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

  1. B) 古老的码头
  2. C) 海中生物
  3. B) 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蒲寿宬的《渔父词》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注重表达内心的孤寂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分析了古代诗词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田家 课农 律陶赠野人 送别 秋残 汉魏集律感怀 南歌子 即事 赋得春风扇微和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寡功 至字旁的字 鸡鸣犬吠 死眉瞪眼 病魔缠身 凵字底的字 韰惈 克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积愁 可望不可及 包含竖的词语有哪些 蟠道 榴弹 抛戈弃甲 四字头的字 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