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长城》

时间: 2025-08-03 23:17:25

诗句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23:17:25

原文展示:

登长城
作者: 李益 〔唐代〕

汉家今上郡,
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
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
不战四夷平。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边疆如今安宁,
秦朝的古长城依旧巍峨。
即使有时云层低垂,
风没有吹起,沙子也让人惊慌。
现在的圣明皇帝,
不需征战便能安定四方。

注释:

字词注释:

  1. 今上郡:指现今的边疆地区,属于汉朝的领土。
  2. 秦塞:指秦朝时期修建的边防长城。
  3. 云长惨:形容天空阴云密布。
  4. 无风沙自惊:没有风,却令沙子飞扬,造成惊扰。
  5. 圣天子:指当时的皇帝,形容其明智和仁德。
  6. 不战四夷平:不需要通过战争,就能使四方的敌人平息。

典故解析:
古长城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防御工事,秦朝为了抵御外敌而修建。诗中提到的“圣天子”,可以理解为唐代的皇帝,强调了他在位期间国家的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其诗风多以边塞诗著称,作品以豪放、悲壮见长,常表达对国家的关心与对英雄豪杰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是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长城和天子的治国之道,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李益的《登长城》以古长城为背景,展现了唐代强盛的国力与和平的局面。诗的开篇通过“汉家今上郡”引入,既表现了汉朝的历史,也暗示了唐朝的延续与繁荣。接着提到“秦塞古长城”,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抵御外敌的决心。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一句,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和自然景象,传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即使在风和日丽的环境中,历史的厚重感依然让人感到忐忑与敬畏。

结束部分的“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则是对当时统治者的赞美,强调了通过仁政实现国家的安定与和平。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在,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家今上郡:提到汉朝,暗示历史的延续与国家的边疆。
  2. 秦塞古长城:长城作为历史的象征,代表着守卫国家的决心。
  3. 有日云长惨:描绘阴云,暗示历史的沉重与不安。
  4. 无风沙自惊:天气静谧却令人惊慌,反映出内心的不安。
  5. 当今圣天子:歌颂皇帝的明智与仁德。
  6. 不战四夷平:强调和平的重要,表达对治国理政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长城比作国家的坚固防线。
  • 拟人:自然现象似乎有情感,让人感到惊慌。
  • 对仗:每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长城为载体,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安定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城:象征坚固与抵御外敌的决心。
  • :代表历史的沉重与不安。
  • 圣天子:象征国家的治理与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圣天子”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A. 汉朝
    B. 唐朝
    C. 秦朝

  2. “云长惨”中的“长”是指什么?
    A. 颜色
    B. 天气
    C. 时间

  3. 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状态的向往?
    A. 战争
    B. 和平
    C. 动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与历史的厚重感。
  • 高适的《别董大》: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词对比:
李益与王之涣的边塞诗都有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李益更侧重于对皇帝治国理念的赞美,而王之涣则更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晚春即事二绝 七月十一夜月下独酌 跋淳溪汪立义大学致知图二首 解舟铜陵,望淮山白云二首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 其三 观雪二首 晓寄芙蓉俓二首 送李制干季允擢第皈蜀 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其二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观善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折文旁的字 悦穆 机开头的成语 龝字旁的字 谑笑科诨 竖心旁的字 包含网的成语 鸾停鹄峙 积肥 包含謡的词语有哪些 亢昂 反犬旁的字 度外之人 伏尸流血 棘蔓 吹大法螺 怙终不悛 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