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晚赋得余花落 得起字。》

时间: 2025-04-26 02:27:52

诗句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

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

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7:52

原文展示: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
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
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
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白话文翻译:

春天最终离去了,春去时花也这样凋零。
蝴蝶飞舞的身影应该已经稀少,鸟儿受惊飞起时已久。
衰败的红花告别了旧枝,繁茂的绿叶扶着雕刻的花蕊。
我任由愁苦缠绕,庭院的微风又怎么能再吹起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留春:留住春天。
  • 蝶舞:蝴蝶飞舞。
  • 衰红:指凋谢的红花。
  • 辞故萼:告别旧的花蕾。
  • 扶雕蕊:扶持精美的花蕊。
  • 自委:自我放任。
  • 庭风:庭院中的微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花的凋零象征了时光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字义山,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盛唐时期。他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离去与花朵的凋谢,心中生出无限愁苦。正是这种对春天的怀念,使得此诗显得尤为动人。

诗歌鉴赏:

李益的《春晚赋得余花落》通过描绘春天的逝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不舍与惆怅。诗的开头“留春春竟去”直接点明了主题,春天的离去让人感到无奈和伤感。接着以“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形象地描绘了春天过后自然界的冷清,蝴蝶和鸟儿的稀少让人倍感春天的短暂与珍贵。

在“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一句中,诗人以红花的凋零和绿叶的扶持,展现了生命的轮回与变化,也暗示了新的生命即将来临,但旧日的美好却无法再现。最后一句“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则是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与无尽愁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晚时分的凄美与人生无常,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留春春竟去:春天留不住,终究要离去。
  2. 春去花如此:春天走了,花儿也随之凋零。
  3. 蝶舞绕应稀:舞动的蝴蝶似乎变得稀少。
  4. 鸟惊飞讵已:鸟儿受惊而飞起,已经不是春天的景象。
  5. 衰红辞故萼:凋谢的红花告别了旧的花蕾。
  6. 繁绿扶雕蕊:繁茂的绿叶扶持着精美的花蕊。
  7. 自委不胜愁:我自己放任着愁苦,难以承受。
  8. 庭风那更起:庭院的微风又怎能再吹起呢?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与花朵的关系比喻着生命的短暂。
  • 拟人:将花的凋零与春天的离去拟人化,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如“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逝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代表美好与短暂之物。
  • :象征自由与灵动。
  •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变化。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留春春竟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留恋
    B. 对冬天的期待
    C. 对夏天的欢喜
    D. 对秋天的感慨

  2. “蝶舞绕应稀”中“应稀”是指什么? A. 蝴蝶的数量减少
    B. 蝴蝶的舞姿优美
    C. 蝴蝶的颜色鲜艳
    D. 蝴蝶的速度很快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益的《春晚赋得余花落》与杜甫的《春望》均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失去之美的惋惜,而后者则是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与无奈。两者都体现了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却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益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闲居七首 其五 雨中 书怀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书几试笔 邻饷 闻鸟声有感 夜坐 昼卧 自郊外归北望谯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图开头的成语 爇节 歺字旁的字 下临无地 八字旁的字 坚甲利刃 提手旁的字 朝不图夕 甘字旁的字 饥而忘食 谈不容口 世叔 剧场 白旄黄钺 思而不学则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