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古 其二十六》

时间: 2025-04-30 22:15:55

诗句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5:55

原文展示: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

白话文翻译:

马援在田园牧场,养着几千只羊。一天,兄弟们散去,简君便邀我一起游玩。光武帝并非敌手,愿意屈身施展阴谋。为了您,我奋力攻取隗嚣,聚米如山丘。调兵移师消灭先零,转战平定交州。男子汉有流汗的血,理应为戈矛而死。马革包裹着香气,云台上垂下的勋业,令人感怀。悲哉,武溪水流深,三军皆因箜篌而泣。水流湍急,船无法靠岸,凄凉地卧在壶头。用兵贵在万全,战斗有时不能轻率。骑在马鞍上,徒然四顾,若一失去机会,便失去通侯的机会。

注释:

  • 马援:汉朝著名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
  • 光武:指汉光武帝刘秀,他是东汉的开国皇帝。
  • 隗嚣:是当时的一个地方势力首领。
  • 云台:古代指代高大的建筑,这里比喻勋业。
  • 箜篌:古代一种乐器,此处象征战士的悲伤。
  • 万全:指军事活动中的周全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0-1640),明代诗人,著名文人,其作品多涉及历史和军事,风格雄浑,常引古喻今。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末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古代的历史典故,表达对国家和军人的悲悯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马援的典故为引子,探讨了士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诗中描绘了马援的英勇与牺牲,借用他与光武帝的关系,反映出历史上英勇将士的悲情。马援虽是田牧之人,但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斗,表现出一种大义凛然的气概。

诗歌中提到的“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展现了士人应有的责任感和勇气,强调捍卫国家的决心。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战争悲哀的感慨,尤其是“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通过音乐的意象传达出士兵在战争中失去的情感与痛苦。

整首诗运用典故,层层递进,情感真挚而深沉,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及对战争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马援处田牧,有羊数千头:开篇描述马援的田园生活,突出其身世背景。
  • 一朝散昆弟,简君聊遨游:兄弟们的聚散,暗示战乱中的人情冷暖。
  • 光武非人敌,委身倾阴谋:提及光武帝的智慧与马援的忠诚。
  • 为君取隗嚣,聚米成山丘:描述马援为国尽力的场景。
  • 移师灭先零,转战平交州:表现战争的艰辛与将士的勇猛。
  • 男儿有汗血,自当死戈矛:强调男子汉应有的牺牲精神。
  • 马革包馨香,云台垂勋猷:对战士荣誉的赞美。
  •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表现战争带来的悲痛。
  • 水崩船不上,凄凉卧壶头:描述战场的绝望与无奈。
  • 用兵贵万全,涂有所不繇:提醒指挥者要谨慎用兵。
  • 据鞍徒顾盼,一挫失通侯:强调战机的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有羊数千头”与“聚米成山丘”形成对称。
  • 比喻:将马革与馨香相结合,传达战士的英勇与牺牲。
  • 意象:如“箜篌”象征士兵的哀伤,增加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马援的故事,展现了在国家和战争面前,士人的忠诚和责任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悲剧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交错。

意象分析:

  • 马革:象征战士的忠诚与牺牲。
  • :象征田园生活的和平与安宁。
  • 水崩:象征战争的不可控和悲剧。
  • 箜篌:象征士人内心的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马援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热爱
    B. 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
    C. 对兄弟的怀念

  2. 诗中提到的“男儿有汗血”意味着什么? A. 男子应该流汗而死
    B. 男子应为国家而牺牲
    C. 男子应勤劳工作

  3. “悲哉武溪深,三军泣箜篌”这句表达了什么? A. 战士们的欢乐
    B. 战争的悲痛与绝望
    C. 战士们的团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二首》:王昌龄的边塞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思考。
  • 《春望》:杜甫的诗,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哀伤。

诗词对比:

  • 屈大均的《咏古》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
    • 李白强调豪放与个人情感,而屈大均则更注重历史沉思与集体责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包括屈大均的作品及背景介绍。
  • 《古代诗词解析》:分析古诗的技巧与风格。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屈大均的《咏古 其二十六》,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历史感与情感深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初夏 湖上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题朱赏门 题观音石壁 月夜 三月廿九日上御流杯亭听讲明日子翚司业有诗因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出头椽儿先朽烂 天禄阁 遥岑寸碧 踏舞 遵敬 金革之难 坚贞不渝 包含就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置开头的成语 赤鸡 包含泥的成语 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陬海噬 采字旁的字 贤贤易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