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林检院琦第一百三十五》

时间: 2025-04-26 02:06:49

诗句

时危挹佳士,惨淡随回鹘。

佯狂真可哀,死泪终映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6:49

原文展示:

时危挹佳士,惨淡随回鹘。佯狂真可哀,死泪终映睫。

白话文翻译:

在国家危难之际,希望能有杰出的人士挺身而出,但现实却是悲惨的景象如同回鹘人(古代一个游牧民族)的到来。假装疯狂的状态其实令人悲哀,死去的泪水终究映照在眼睫上。

注释:

  • 时危:国家危难之时。
  • :引导、吸引。
  • 佳士:优秀的人士。
  • 惨淡:悲惨、凄凉。
  • 回鹘:指回鹘人,古代一个游牧民族,曾对中原地区造成威胁。
  • 佯狂:假装疯癫。
  • 真可哀:实在令人感到悲哀。
  • 死泪:指绝望中的眼泪。
  • 映睫:映照在睫毛上。

典故解析:

“回鹘”在唐代曾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他们的军事行动对中原王朝构成了威胁。诗中提到“回鹘”,暗示了社会动荡与外敌入侵的背景,反映了国家危急时的无奈与悲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国家沦陷之际,坚守忠诚,在抗元斗争中表现出色,最终为国殉道。他的诗歌多表现忠贞、悲壮的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元朝的侵略与统治,文天祥的心中充满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悲伤,表达了他对杰出人才缺乏的渴望,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此诗短小却意义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忧虑和绝望。开篇强调“时危”,显示出国家的动荡与不安,接着提到“佳士”的缺乏,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诗中的“惨淡”一词,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悲伤。接下来的“佯狂真可哀”则深刻反映了在绝望中人们所采取的逃避方式,或许是为了自我保护,或许是为了掩盖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死泪终映睫”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哀伤,似乎在预示着人们在困境中无力自拔的深重悲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国家的痛心,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时危挹佳士:在危机时刻,渴望有杰出的人士来拯救国家。
  • 惨淡随回鹘:现实却是如同回鹘侵扰般的惨淡局面,令人心碎。
  • 佯狂真可哀:假装疯癫的状态令人痛心,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 死泪终映睫:绝望中的泪水最终只会在眼睫上流淌,无法改变命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国家的危难比作回鹘的侵扰,增强了悲剧感。
  • 拟人:用“死泪”表达了深重的情感与无奈,赋予泪水以感情。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危机与人才缺乏的描绘,表达了文天祥对家国前途的忧虑与渴望,以及对人性无奈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佳士:代表人才与希望,象征着国家的未来。
  • 回鹘:象征外敌入侵与社会动荡,反映了国家危机。
  • 死泪:象征绝望与悲伤,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佳士”指的是什么? A. 优秀的人士
    B. 历史人物
    C. 战士
    D. 官员

  2. “惨淡随回鹘”中的“惨淡”意味着什么? A. 灰暗
    B. 悲惨
    C. 美好
    D. 明亮

  3. 诗人对国家目前的状况持什么态度? A. 乐观
    B. 绝望
    C. 无所谓
    D. 满意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侠客行》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文天祥的《林检院琦第一百三十五》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文天祥更加强调个人的无奈与对人才的渴求,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深切感受与家国情怀。两者都是对时代苦难的深刻反映,却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文天祥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王正道再遇竹冠辄和来韵见鄙愫二首 用李参政韵并录寄舟峰师四首 其二 齐天乐(同前) 日出行 夜坐吟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松窗用杜句为韵和以棋酒为意十首 其八 醉思仙 櫂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始春 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揆情度理 重龈 决结尾的成语 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禾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躔离 暮去朝来 畔乱 物华天宝 三阳 尢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玩物丧志 包含曳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