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4:10
和前人赋别 其一
文天祥
翠松三万顷,松雪著神仙。
柳院催金钥,江花送玉鞭。
晓岩云壁立,晚棹浪规圆。
未了醉翁事,重寻颍上田。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慨。青翠的松树覆盖了三万顷的土地,松雪似乎吸引着神仙的到来。在柳树掩映的院落中,金钥匙似乎在催促着人们前去开启丰收的大门;江边的花朵则如同玉鞭般轻拂着水面。清晨的岩石如云壁般矗立,傍晚时划船的浪花则形成了圆润的轨迹。醉翁的事未了,我又重回颍水边的田野,去追寻那份熟悉的宁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他以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闻名,尤其是在抵抗蒙古侵略的过程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他的诗歌多描绘国家的兴亡、个人的抱负与情感。
创作背景: 《和前人赋别 其一》写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身处国难之际,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寄托了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与追寻。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开篇以“翠松三万顷”描绘了自然的壮丽,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接着通过“柳院催金钥,江花送玉鞭”展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诗人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故乡的依恋。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生活的细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晓岩云壁立,晚棹浪规圆”的描写,将清晨与傍晚的景象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在这份景色与情感交织的氛围中,诗人似乎在追寻某种安宁与归属感。
末句“未了醉翁事,重寻颍上田”则更是点出了诗人对故乡、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眷恋。这种情感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深刻与感人,诗人不仅在追忆过去的美好,更多的是对现实无奈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通过对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中“翠松三万顷”描绘了什么?
A. 诗人的家乡
B. 广阔的自然景象
C. 诗人的心情
“柳院催金钥”中“金钥”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幸福与希望
C. 自由
诗人重寻的地方是?
A. 江边
B. 颍水边的田野
C. 山顶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