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阳罗堡第八》

时间: 2025-04-26 05:45:41

诗句

日色隐孤戍,大江声怒号。

朝廷任猛将,宿昔恨滔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1

原文展示:

日色隐孤戍,大江声怒号。
朝廷任猛将,宿昔恨滔滔。

白话文翻译:

阳光逐渐隐去在孤独的哨岗上,滔滔大江发出愤怒的咆哮。朝廷任用勇猛的将领,我心中却积压着往日的怨恨。

注释:

  • 日色隐:日色逐渐消失,暗示黄昏时分。
  • 孤戍:孤独的哨岗,象征孤立无援的处境。
  • 大江:指长江,象征壮丽与激流。
  • 怒号:愤怒的吼叫,表现江水的汹涌澎湃。
  • 朝廷:指宋朝的政府。
  • 猛将:指勇猛的将领,表明朝廷对军事的重视。
  • 宿昔:宿夜,意味着长时间的积累。
  • 恨滔滔:深重的怨恨,像滔滔江水般不绝。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注,反映了当时南宋的政治动荡与军事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诚与勇气著称,尤其是在对抗元朝侵略时,以身作则,最终为国捐躯。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诗人心中充满对国家的忧虑与对敌人的愤恨,同时反映了士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抉择。

诗歌鉴赏:

《阳罗堡第八》是一首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写日色隐去,孤独的哨岗映衬了作者的孤立感,给人以深深的沉重感。接着,诗人通过“怒号”的大江,表现出壮阔又激烈的情感,象征着国家的危机与民心的愤怒。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朝廷任用猛将的无奈,尽管有勇猛的将领,内心的怨恨仍在心中蔓延,无法释怀。这种情感的纠结,折射出当时士人的无力与焦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表现了文天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敏锐观察,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日色隐孤戍”——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孤独的哨岗象征着守卫的艰辛与孤立。
    2. “大江声怒号”——大江的声音像是在咆哮,表现出自然界的愤怒与波动,暗喻社会的动荡。
    3. “朝廷任猛将”——说明朝廷在用人上采取了积极态度,表明对抗敌人的决心。
    4. “宿昔恨滔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种种的不满与怨恨,情感深沉而复杂。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怒号”比喻大江的汹涌,增强了诗的情感力度。
    2.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敌人侵略的愤怒,揭示出士人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担忧。

意象分析:

  • 日色: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希望的隐去。
  • 孤戍:象征孤独和困境。
  • 大江:象征浩大与压迫的历史洪流。
  • 猛将:象征着勇气与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色隐孤戍”主要描绘了哪种情景?

    • A. 日出
    • B. 黄昏
    • C. 正午
  2. 诗中“大江声怒号”中的“大江”主要指什么?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湄公河
  3. 诗人对朝廷任用猛将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无奈
    • C. 失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过零丁洋》:文天祥另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诗作。
  •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的诗,表达对国事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文天祥的《阳罗堡第八》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有相似的忧国情怀,但陆游的诗更倾向于个人的感慨,而文天祥的诗则更注重国家的命运与士人的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文天祥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浅吟 月窟吟 谢彦国相公和诗用醉和风雨夜深归 皇极经世一元吟 寄三城王宣徽二首 白头吟 左衽吟 性情吟 闲坐吟 忆梦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一代国色 临阅 表里如一 圣私 卑陋龌龊 門字旁的字 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镬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衏的词语有哪些 胜遇 殒骨 有功之臣 弋字旁的字 臧否人物 三撇旁的字 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贼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