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5:00
杂曲歌辞·昔昔盐
作者:赵嘏(唐代)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
锦字行行苦,罗帷日日啼。
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
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这首诗是在讲述一个人对昔日的羡慕和对现状的无奈。曾几何时,谁不羡慕能够成为窦家的妻子呢?然而,作为窦家妻子的生活并不如意,日日在锦被下啼哭,心中的苦楚无以言表。她又怎会知道登上高山远行是多么困难,只恨自己在机缘上迷失。她只期待阳关的使者能够将自己的思念寄往海西。
赵嘏,字子才,号惭愧,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他以乐府和五律著称,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的一个特定时期,社会上士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与实际生活的苦涩形成了鲜明对比,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窦家妻子命运的同情与思考。
此诗通过“窦家妻”的形象,展现了古代女子在封建社会中的无奈和压抑。开篇以“当年谁不羡”引入,表现出对窦家妻子的羡慕,接着“锦字行行苦”则突出了她的苦楚与无奈,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罗帷日日啼”,诗人描绘了一个孤独、悲伤的女性形象,揭示出她内心的孤寂与苦涩。接下来的“岂知登陇远”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不确定性和困惑,而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盼,表现出对阳关使者的期待,象征着希望与解脱。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锦、帷、阳关等,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无奈。情感上,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窦家妻子的形象中,使得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伤与对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苦闷与挣扎。
此诗的作者是?
“锦字行行苦”中“锦”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阳关”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