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吴叔永见寄韵》

时间: 2025-05-01 01:54:30

诗句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4:30

原文展示:

眼空凡马绝全牛,肯念江萍万里浮。
一倡朱弦补骚雅,片言华衮续春秋。
礼罗自昔须温造,文馆而今欠薛收。
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

白话文翻译: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平庸的蔑视和对卓越的追求。他说,眼光放得很高,不屑于与普通的马匹相比,而是与优秀的全牛相较;即使是江边的萍草,也要思考它在万里飘浮中的意义。一曲朱弦的琴声,可以补充骚人雅士的风采,简短的言语可以延续春秋的历史典籍。礼仪的规范自古以来就需要温文尔雅的造就,而当今的文人却缺乏了薛收这样的才华。我们应当对丘墟的百年责任有所担当,切勿在南楼的酒宴上失去理智和方向。

注释:

  • 眼空:目光高远,不屑于平庸。
  • 凡马:普通的马,象征平庸。
  • 全牛:牛中之精华,象征优秀。
  • 江萍:江边的浮萍,象征漂浮不定的人生。
  • 朱弦:朱色的琴弦,象征音乐的美。
  • 骚雅:指《楚辞》的骚体和典雅的文学。
  • 华衮:华美的衣裳,用于比喻文化和知识。
  • 礼罗:礼仪的规范。
  • 文馆:指文化的殿堂或学术机构。
  • 薛收:指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象征才华。
  • 丘墟:古代的坟墓,象征历史的沉淀。
  • 樽俎:酒杯和祭坛,象征宴会和礼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曾伯,字君谦,宋代诗人,以豪放与清丽见称,擅长诗词、散文,尤其精于古体诗。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诗人与友人吴叔永交往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文化、礼仪的看重,体现了士人的风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严肃而又不失风趣的语调,展现了诗人对文化和学术的深刻理解。开篇以“眼空凡马绝全牛”引入,强调了诗人对优秀事物的追求,而非与普通人等同。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认同,也传达了对朋友的期望。接下来的“一倡朱弦补骚雅”则是对文化传承的思考,表明了音乐与文学的互补关系。

通过“片言华衮续春秋”,诗人进一步强调了语言与历史的紧密联系,简短的言语同样能够延续悠久的文化。中间部分提到的“礼罗自昔须温造”显示了礼仪在历史中的重要性,而“文馆而今欠薛收”则反映了当代文人的不足与对比。

结尾的“要任丘墟百年责,慎毋樽俎上南楼”则是对未来的期许,提醒人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不忘责任与担当。整首诗在形式上有节奏感,内容上则内涵丰富,体现了宋代文人关心社会、重视文化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眼空凡马绝全牛:诗人目光高远,认为与普通的马匹相比,自己更愿与优秀的全牛相提并论。
  2. 肯念江萍万里浮:即使是江边的浮萍,诗人也愿意思考它在广阔天地中的意义。
  3. 一倡朱弦补骚雅:一曲美妙的音乐,可以补充骚人雅士的风采。
  4. 片言华衮续春秋:简短的言语也能延续文化的历史。
  5. 礼罗自昔须温造:礼仪规范自古以来都需温文尔雅的才华。
  6. 文馆而今欠薛收:今天的文人缺乏薛收那样的才华。
  7. 要任丘墟百年责:应当承担历史的责任。
  8. 慎毋樽俎上南楼:在享受宴席时要保持理智,不失方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眼空凡马绝全牛”,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江萍万里浮”,用浮萍比喻人生的漂泊。
  • 排比:如“片言华衮续春秋”,强调语言的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卓越的追求、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诗人在赞美优秀事物的同时,也对当下的文化环境表示忧虑,体现了一种士人的关怀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象征优秀的品质与能力。
  • 浮萍:象征漂泊与不定的人生。
  • 朱弦:象征音乐的美丽与文化的传承。
  • 华衮:象征高雅的文化与知识。
  • 丘墟:象征历史的积淀与责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眼空凡马绝全牛”的意思是?

    • A. 只看重普通事物
    • B. 追求卓越,不屑平庸
    • C. 认为马和牛一样
  2. “一倡朱弦补骚雅”中,“朱弦”指的是什么?

    • A. 红色的琴弦
    • B. 一种乐器
    • C. 诗歌的内容
  3. 诗中提到的“丘墟”指代什么?

    • A. 田野
    • B. 坟墓
    • C. 洞穴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李白与李曾伯在诗风上有所不同,李白更为豪放奔放,而李曾伯则显得更为沉稳细腻。在同一主题的表达上,李白的《将进酒》强调的是及时行乐的态度,而李曾伯的《和吴叔永见寄韵》则更关注于对文化责任的思考和对优秀品质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曾伯研究》

以上是对《和吴叔永见寄韵》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闲居漫兴(五首) 访雪次施侍御韵为袁邦正赋 舟中与顾贞叔夜话 人日竹堂看梅 王绳武同游长干寺 雨中怀段户部兄弟 立春日同彭孔嘉过袁与之桃花别墅 其二 立春日同彭孔嘉过袁与之桃花别墅 其一 笠泽渔父词(四首) 笠泽渔父词(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诞铺 沙毛钱 发纵指使 辵字旁的字 倚毗 屮字旁的字 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一面之缘 一力承担 儿字旁的字 亡魂失魄 养子女 时不再至 贞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