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7:23
沁园春·漫浪江头
作者:李曾伯 〔宋代〕
漫浪江头,三听秋砧,一登故台。
望烟芜莽苍,令人目断,风樯掀舞,何日眉开。
把酒新亭,围棋别墅,老气当时何壮哉。
江东事,百年无恙,全是时才。
纷然竞付轻埃。
还水绕赏心东向淮。
叹阿奴侪悲,因人碌碌,乃翁材略,馀地恢恢。
凤阙天高,鹭洲潮落,约取白鸥归去来。
阑干外,英雄陈迹,一醁琼杯。
在江边漫步,听着秋天的砧声,回首登上故台。
远望烟雾弥漫的苍茫大地,让人目光所及,风帆掀起舞动,何时才能眉开眼笑?
在新亭把酒畅饮,在围棋别墅下,想当年壮志凌云。
江东的往事,如今百年无恙,全是时才能够担当。
纷纷扰扰,竞相付诸轻浮的尘埃。
水流环绕,情景令人赏心,东向淮水。
叹息那些阿奴的悲哀,因人而忙碌,像我这样的老者,余地广阔。
高耸的凤阙,鹭洲的潮水退落,约好让白鸥归来。
阑干之外,英雄的遗迹,一杯美酒共饮。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字子白,号青山,生于南宋。在政治上曾任职于地方,文学上以词、诗、文皆有成就,风格清新,兼具豪放与婉约。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李曾伯的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江山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历史变化带来的感慨。
《沁园春·漫浪江头》是一首充满抒情和哲思的作品。从开篇的江水、秋砧声,到对往事的回忆,诗人通过江边漫步的景象,引发对昔日壮志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的秋天景象与江水的波动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英雄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阿奴侪悲”,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在社会中忙碌而无所成就的感慨,反映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砧”象征什么?
“江东事”指代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沁园春·漫浪江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往事的回顾,李曾伯更侧重于自然的描写与哲理思考,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