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池阳清泉旧名鲍公泉又名赵水泉真西山易为清》

时间: 2025-04-26 09:25:21

诗句

泉流岩窦本来清,易以清名亦狥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如今赢得坦斋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5:21

原文展示:

泉流岩窦本来清,
易以清名亦狥名。
却笑两公徒蚌鹬,
如今赢得坦斋声。

白话文翻译:

泉水从岩石的洞窟中流出,清澈得很,因而得名“清泉”。不过这名字也只是为了取悦人心。转眼之间,却看到两位公子争执得像蚌和鹬一样,如今却赢得了“坦斋”的美名。

注释:

  • 泉流:泉水流出的意思。
  • 岩窦:岩石的洞穴。
  • 清名:清白的名声。
  • 狥名:取悦于人而获得的名声。
  • 两公:指两位公子。
  • 蚌鹬:比喻争斗的两方,源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
  • 坦斋:指一种清净的生活或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性格洒脱,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语言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曾伯游历西山时所作,目的是表达对泉水清澈的赞美以及对名声的反思,体现出他对清白和真实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泉水的清澈与两位公子的争执,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李曾伯对名声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泉流岩窦本来清”描写了泉水的自然之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清澈的向往。而“易以清名亦狥名”则引出对名声的探讨,指出有些名声并不是真正的清白,反而是迎合他人的一种表现。最后两句用“蚌鹬”的典故,揭示人们在争名逐利中失去本真的现象,诗人似乎在用幽默的口吻来讽刺这种现象,带有一种淡淡的无奈与讽刺。整首诗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展现了李曾伯的诗人风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泉流岩窦本来清:泉水从岩石缝隙中流出,天然清澈。
  2. 易以清名亦狥名:这个清澈的泉水因此得名“清泉”,但这样的名声也可能是迎合他人的一种做作。
  3. 却笑两公徒蚌鹬:看着两位公子争斗,如同蚌与鹬之间的争斗,颇为可笑。
  4. 如今赢得坦斋声:最终他们却赢得了“坦斋”的美名,似乎在讽刺这种争名逐利的行为。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蚌鹬”比喻争名逐利者,生动形象。
  • 对仗:前后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泉水清澈与名声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批判,提倡真实与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泉水: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真实。
  • 蚌鹬:象征争斗与利益的争夺。
  • 坦斋声:代表名声与社会评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曾伯的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人际关系的复杂
    C. 名声的真实与虚假

  2. “蚌鹬相争”这个典故的意思是什么? A. 两者互相帮助
    B. 两者争斗,第三者得利
    C. 两者和谐相处

  3. 诗中提到的“坦斋”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清净的生活方式
    B. 一种豪华的生活方式
    C. 一种追逐名利的生活方式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曾伯的《池阳清泉》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李曾伯更注重对人性的观察与反思,而王维则更多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凤凰台 白鹭亭 冶城楼 冶城楼 玄武湖 玄武湖 三学院二首 其一 三学院二首 其二 送李去病郎中出使西蜀 宝林院岩香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声威大震 睽目 玉软花柔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米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食字旁的字 包含尖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栱桷 惰懈 耳刀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涕泗交流 髟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揎拳裸袖 好开头的成语 绝不护短 详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