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9:08
鱼灯照艳魄,夜冷珠衣薄。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
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
韩重未归来,泉宫秋寂寞。
渔灯照耀着明亮的魂魄,夜晚寒冷,珠衣显得单薄。
白玉般的墓土埋葬着他,红兰花在霜后凋落。
不再乘坐高台上的凤凰,空中只有鹤在桥边舞蹈。
韩重尚未归来,泉宫里秋意寂寞。
作者介绍:高启(1487-1535),明代著名诗人,字澄之,号阮亭,浙江绍兴人。他是“吴中四士”之一,擅长诗词,尤其以五言绝句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江南水乡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高启对友人的追忆或对故乡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提到的“韩重未归来”,暗示了他对某位友人的思念与期盼,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姑苏杂咏 吴女坟》是高启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逝者的哀思。诗的开头用“鱼灯照艳魄”勾勒出夜晚的宁静与孤独,渔灯的光辉似乎在照亮已逝去的灵魂,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夜冷珠衣薄”则传达了夜晚的寒意,暗示着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白玉土中埋,红兰霜后落”则通过鲜花与墓土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无常与逝去的哀伤。白玉土的纯净与红兰的凋零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诗中最后两句“不乘台上凤,空舞桥边鹤”通过对比表现了失去荣耀的孤独感,空中舞动的鹤则象征着对逝者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体现了高启对人生、死亡与自然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深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寂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鱼灯”象征什么?
“红兰霜后落”中的“霜”主要指什么?
“韩重未归来”中的“韩重”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