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6:31
遇刘磐石道中
陈壮学 〔明代〕
年来未挹春风暖,
冬早相逢锦里傍。
丛菊尚牵三径色,
寒梅欲吐一园香。
宣卿世颂长词赋,
仲举谁怜少鹔鹴。
溪上立谈盟雉旧,
暮云又觉碎琳琅。
近年来我未能体会到春风的温暖,今冬却在锦里旁早早遇见了你。
丛生的菊花依然牵动着小径的色彩,寒梅也即将绽放出一园的芬芳。
宣卿的作品在世上广为流传,仲举的才华又有谁来怜惜呢?
在溪边我们长时间谈论着旧日的盟约,暮云之中我又感受到那碎落的琳琅。
作者介绍:陈壮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情冷暖,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诗人可能在旅途中与友人相遇,感叹时光流逝与友谊的珍贵。背景中有春天的期待与冬天的萧索,形成鲜明对比。
《遇刘磐石道中》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中开头便以“年来未挹春风暖”引入,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着通过描绘“丛菊”和“寒梅”,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力与希望,传递出一种即使在寒冷中也要绽放的精神。
在诗的中段,提及“宣卿世颂长词赋,仲举谁怜少鹔鹴”,引入文学的思考,似乎在感慨才华与成就的得失,暗示对世事的无奈和对朋友的怜惜。最后以“溪上立谈盟雉旧,暮云又觉碎琳琅”结束,描绘了溪边的谈话和晚霞的美丽,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在结构上环环相扣,情感层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写,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态度,令人感到温暖和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谊与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在寒冬中期盼春天的心情,以及对生命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逆境中的坚强
C. 春天的到来
D. 友情的美好
“溪上立谈盟雉旧”中的“盟雉”指的是什么?
A. 约定的情谊
B. 朋友的名字
C. 一种鸟
D. 河边的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