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1:5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1:44
春归
潘高 〔明代〕
不识春从何处归,空余春酒渍人衣。
墙腰日色投西下,风脚杨花带北飞。
筋力自知垂老异,欢娱偏恨故人稀。
凭高望远情何极,独坐吟诗卧翠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不知道春天是从何处归来,只留下春酒的痕迹在衣服上。墙边的阳光渐渐西斜,春风中飞舞的杨花向北飘去。诗人感到自己的力量渐渐衰弱,欢愉的时光却偏偏让他感到朋友稀少。高处眺望,思绪无穷无尽,只能独自坐着吟诗,卧在翠绿的山中。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潘高,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表达了对友人缺乏的惋惜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春归》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感伤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内心的情感,揭示了自然与人世的关系。开头两句“不识春从何处归,空余春酒渍人衣。”表现了诗人对春天来去无常的困惑,以及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春酒在衣上留下的痕迹,象征着过去的欢乐与失去的时间,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墙腰日色投西下,风脚杨花带北飞。”描绘了日落时的景象和杨花随风飘舞的场景,这不仅是对春天的描写,更是对时光流逝的直观感受。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也感受到自己的衰老与孤独,正如后面的句子“筋力自知垂老异,欢娱偏恨故人稀。”表达了他对老去的无奈和对友人少见的惋惜。
最后两句“凭高望远情何极,独坐吟诗卧翠微。”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眺望与思绪无尽的感慨,虽然身处高处,但内心的孤独感依然无法消除。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谊和欢乐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空余春酒渍人衣”意思是:
A. 春酒洒在地上
B. 春酒的痕迹留在衣服上
C. 春酒带来欢愉
D. 春酒饮完了
诗中提到的“筋力自知垂老异”表达了:
A. 对生命的感慨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在哪种情境下独坐吟诗?
A. 在田野
B. 在山中
C. 在城市
D. 在酒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潘高的《春归》更强调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山居秋暝》则更多地描绘自然的美景与宁静,二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