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梵川诸友》

时间: 2025-05-04 21:51:44

诗句

柳暗溪南路,柴门第几湾?

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

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

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1:51:44

原文展示:

柳暗溪南路,柴门第几湾?
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
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
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溪水旁的场景:柳树遮蔽了溪水南边的小路,柴门的数量不知要经过多少个湾才能到达。人随着春水向远方流去,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归来。雨水滋润了孤独村庄的绿色,青山在县城的另一边若隐若现。我徘徊在芳草之间,心中充满了对暮云的无尽思念。

注释:

  • 柳暗:柳树繁茂,遮住了光线,表示环境幽静。
  • 溪南路:指溪水南边的小路。
  • 柴门:用柴木搭建的门,通常是乡村的门。
  • 人随春水远:人随着春天的溪水流去,表达离别之感。
  • 鸟带夕阳还: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归来,象征归家的旅程。
  • 孤村雨:形容雨水滋润着偏僻的村庄。
  • 芳草意:徘徊在芬芳的草地上,表达对自然的留恋。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柳”与“鸟”是常见的自然意象,常用于描写乡村的宁静与美丽。诗中提到的春水、夕阳等元素在古诗中频繁出现,通常象征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高,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富裕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抒情的细腻,也有描写自然景色的生动。潘高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傍晚,诗人游历于乡间,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感慨,因而写下。诗中对春水和夕阳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与内心的感受。

诗歌鉴赏:

《寄梵川诸友》是一首富有情感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以“柳暗溪南路”引入,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着,“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两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流动的春水与归来的鸟儿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归属感。

随后,“绿过孤村雨,青浮隔县山”两句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乡村的生机与宁静。最后“徘徊芳草意,不尽暮云间”则表露了诗人的思绪,徘徊在芳草间,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感悟,表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融合了诗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美好,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友谊的寄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暗溪南路:描绘了柳树遮蔽的幽静小路,暗示了宁静的环境。
  2. 柴门第几湾:询问经过多少个弯道才会到达,表达了对目的地的渴望与对旅途的思考。
  3. 人随春水远:人随着春水流向远方,象征着离别与流逝的时间。
  4. 鸟带夕阳还:鸟儿在夕阳下归来,象征着归家与团聚的希望。
  5. 绿过孤村雨:雨水滋润了孤独的村庄,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
  6. 青浮隔县山:青山在远处隐约可见,表现了空间的遥远与自然的辽阔。
  7. 徘徊芳草意:在芳草之间徘徊,表达对自然的亲近与留恋。
  8. 不尽暮云间:对暮云的思念,暗示着对生活的哲思与情感的无尽延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人随春水远,鸟带夕阳还”,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和春水相提并论,表达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拟人:鸟儿“带”着夕阳归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绘自然之美,折射出人情的温暖与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柔和与宁静,常用于表达思念与乡愁。
  2. 溪水:代表生活的流动与时间的逝去。
  3. :象征归属与希望,常与团聚相关。
  4. 夕阳:象征着结束与反思,同时也有美好与温暖的寓意。
  5. 芳草:象征青春与生机,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柳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明亮的山谷
    B. 幽静的溪边
    C. 繁华的街道
    D. 荒凉的沙漠

  2. “人随春水远”中“春水”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流逝
    B. 友情与爱情
    C. 财富与荣华
    D. 生活的烦恼

  3. 诗中提到的“鸟带夕阳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归家的渴望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描写春天的意境,表达对故国的思念。
  • 《静夜思》(李白):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寄梵川诸友》: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春望》更多地关注国事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寄梵川诸友》则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友谊的寄托。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谩成 其一 尉迟杯·离恨 迎春乐(双调携妓) 醉桃源/阮郎归 扫地花(双调) 点绛唇(仙吕) 看花回 曝日 侧犯 大石 楚村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痿蹶 两肋插刀 包含滥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耻结尾的成语 很刚 唾玉钩银 弋字旁的字 浩言 蕞尔弹丸 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言清行浊 压线年年 宝盖头的字 尸字头的字 皓齿蛾眉 竦魂骇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