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杪秋漫兴》

时间: 2025-04-26 05:45:39

诗句

独立枫林古道旁,参差烟霭护芳塘。

有时蹑屩寻幽草,一向开门背夕阳。

山色青葱供竹杖,酒情缥缈记渔庄。

谁人更惬沧洲兴,捩柁天南问石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39

原文展示:

杪秋漫兴
独立枫林古道旁,
参差烟霭护芳塘。
有时蹑屩寻幽草,
一向开门背夕阳。
山色青葱供竹杖,
酒情缥缈记渔庄。
谁人更惬沧洲兴,
捩柁天南问石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宁静景象:我独自站在枫树林旁的古道上,烟雾缭绕,恰好掩映着芳香的池塘。偶尔,我穿着轻便的鞋子去寻找幽静的野草,推开门时,正好看到夕阳西下。山的颜色青翠,正是我手持竹杖的好时光,酒意朦胧中,我还记得那渔庄的情景。谁能更享受这沧洲的兴致呢?我划着小船,向南而问,沿途的石梁是否依然如故。

注释:

  • 杪秋:深秋。
  • 蹑屩:轻声走路,穿着轻便鞋子。
  • 幽草:指幽静处的野草。
  • 捩柁:划船时转动船桨的动作,象征行舟和探索的情景。
  • 沧洲:指广阔的水域,象征着开放和自由。

典故解析:

  • 渔庄:可能指渔民居住的地方,象征着宁静的生活。
  • 石梁:古代的桥梁,常用作通往远方的象征,代表着探索和旅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高,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山水的热爱著称。他的诗大多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杪秋漫兴》写于深秋时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秋天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杪秋漫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宁静。诗的开头,诗人独立于枫林古道旁,描绘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意境。通过“参差烟霭护芳塘”的描写,营造出了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自然的烟雾轻轻环绕着芳香的池塘,给人一种恍若梦境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蹑屩”“幽草”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的渴望。这里的“幽草”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心灵深处的一种寄托,反映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山色青葱供竹杖,酒情缥缈记渔庄”一句中,青葱的山色与竹杖相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似乎诗人正在享受着自然的馈赠,回忆起过去在渔庄的美好时光。

最后两句“谁人更惬沧洲兴,捩柁天南问石梁”,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读者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独立枫林古道旁:诗人独自一人站在古道旁,环境宁静,给人一种孤独的感觉。
  2. 参差烟霭护芳塘:烟雾缭绕,掩映着芳香的池塘,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
  3. 有时蹑屩寻幽草:偶尔走到幽静的地方,寻找野草,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4. 一向开门背夕阳:推开门迎接夕阳,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5. 山色青葱供竹杖:青翠的山色和竹杖相伴,表现出闲适的生活状态。
  6. 酒情缥缈记渔庄:酒意朦胧,回忆起渔庄的日子,体现对过去的怀念。
  7. 谁人更惬沧洲兴:提问,表达对生活乐趣的思考。
  8. 捩柁天南问石梁:划船向南,问路于石梁,象征探索生活的旅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赋予其情感,使之更具表现力。
  • 对仗:在结构和节奏上形成美感,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枫林:象征着秋天,代表着丰收与美丽。
  • 烟霭:代表着自然的神秘与朦胧。
  • 幽草: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 夕阳:象征着希望与归属。
  • 竹杖:代表着诗人的闲适与洒脱。
  • 渔庄:象征着简单幸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诗人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诗的表现力?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以上皆是
  3. “谁人更惬沧洲兴”这句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愉悦感
    • B. 对他人的不满
    • C. 对自然的无奈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C. 秋
  2. D. 以上皆是
  3. A. 对生活的愉悦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描绘了秋天的凄凉和思乡之情。
  • 《山中杂诗》(王维):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枫桥夜泊》(张继):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而《杪秋漫兴》则表现了白天的闲适与探索。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老 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聊取二郡一哂故有落句之戏) 杂曲歌辞 其五 杨柳枝 闲咏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重到城七绝句。裴五 四年春 河亭晴望(九月八日) 哭崔儿 轻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颜鹤发 炎黄子孙 反犬旁的字 阴卯 酉字旁的字 一败涂地 羽字旁的字 风字旁的字 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积重不反 松径 检邪 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纁帛招徕 剡剡 包含哑的成语 嘿嘿无言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