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6:14
长相思 其一 在郡寓作
作者: 洪炳文 〔清代〕
订归期。误归期。一片乡心托子规。
侬情人不知。柳如眉。月如眉。
怪底天涯鲤信迟。光阴梅熟时。
设定了归期,却又误了归期。
一腔乡愁寄托于杜鹃鸟的啼声。
我心中所爱的人却对此毫不知晓,
柳树的柔情如眉,月亮的清辉如眉。
为何在天涯海角,鲤鱼的信件迟迟未到?
时光已临近梅花盛开的季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杜鹃鸟常在春夏时节啼叫,被视为思乡的象征。古人相信杜鹃的叫声能寄托对故乡的思念。此外,“鲤信”在古代常用来指代远方的书信,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爱人的期待与焦虑。
作者介绍
洪炳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往往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
《长相思 其一 在郡寓作》写作于诗人身处外地时,表现了他对故乡和爱人的深切思念,反映了当时社会上人们因离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无奈感。
本诗以“长相思”为题,开篇便道出诗人对归期的期待与失落,语句简练,却充满了深情。诗中“误归期”不仅是对时间的感叹,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接着,诗人将乡愁寄托于“子规”的啼声,生动地描绘出思念的情感。
“侬情人不知”一句尤为动人,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奈与孤独的情感。诗中“柳如眉,月如眉”的描写,形象地传达出一种清丽而又柔和的美感,既是对自然的描摹,也是对心中所爱之人的美好想象。
在“怪底天涯鲤信迟”中,诗人将期待与失落结合,以“鲤信”的迟到表现对爱人的思念之深,传达出一种期待的焦虑。最后一句“光阴梅熟时”,则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暗示着时间对思念的无情。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爱人的深切思念,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切的乡愁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感受到情感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思念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思念与情感的画面。
诗词测试
诗中“侬情人不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思念
B. 喜悦
C. 愤怒
“柳如眉,月如眉”中的“眉”是指什么?
A. 柳树的形状
B. 人的眼睛
C. 眉毛的柔美
诗中提到的“鲤信”象征什么?
A. 书信的期待
B. 鱼的游动
C. 时间的流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孤独与思念,而洪炳文的《长相思》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出对爱情和故乡的双重思念,情感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