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04
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送君不复远为心,
余亦扁舟湘水阴。
路逐山光何处尽,
春随草色向南深。
陈蕃待客应悬榻,
宓贱之官独抱琴。
倘见主人论谪宦,
尔来空有白头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依依不舍。送君远行,心中难免伤感,我也将在湘水的阴影中划着小舟。山光与路途延绵不绝,不知何处才能尽头;春天的草色向南深处延展。提到陈蕃待客时总是悬挂着高座,而宓贱则独自抱着琴,若是见到主人谈论贬谪的事,恐怕你来这里只为吟唱那首白头吟。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景宸,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送别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宇文迁明府的深厚情谊。宇文迁即将赴洪州,诗人以此诗送别,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思考。
刘长卿的《送宇文迁明府赴洪州张观察追摄丰城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情的深切理解与感慨。诗的开头用“送君不复远为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接着以“余亦扁舟湘水阴”描绘了自己孤独的舟行景象,营造出一幅清幽的送别画面。接下来,作者通过“路逐山光何处尽,春随草色向南深”来表现旅途的无尽与春天的生机,隐含着对未来的迷茫和期待。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陈蕃和宓贱,通过对比两者的态度与生活,展示了作者对不同官员境遇的思考。陈蕃以礼待客,展现出高雅的风范,而宓贱则显得孤寂,二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思索。最后的“倘见主人论谪宦,尔来空有白头吟”则表明了诗人对友人即将面临的困境的惋惜,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首诗不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更是对友谊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友谊与命运的独特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陈蕃”是以什么方式待客的?
A. 高雅的方式
B. 随便的方式
C. 忙碌的方式
D. 冷淡的方式
“余亦扁舟湘水阴”中的“扁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孤独
C. 快乐
D. 旅行
诗人通过谁的生活来反映官场的无奈?
A. 宓贱
B. 陈蕃
C. 宇文迁
D. 张观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