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时间: 2025-05-03 23:27:23

诗句

诏书征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

阊阖九天通奏籍,

华亭一鹤在朝行。

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7:23

原文展示: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 刘长卿 〔唐代〕

诏书征拜脱荷裳,
身去东山闭草堂。
阊阖九天通奏籍,
华亭一鹤在朝行。
沧洲离别风烟远,
青琐幽深漏刻长。
今日却回垂钓处,
海鸥相见已高翔。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接到诏书被征召入朝,辞去隐居的衣服,离开了东山的草堂。天上的阊阖门通向九天,奏章的名字在上面记载;华亭上的一只白鹤在朝中飞行。沧洲的离别在风烟中渐行渐远,青琐的幽深之地,时间流逝得特别漫长。今天却回到垂钓的地方,海鸥相见时,已经在高空飞翔。

注释:

  • 诏书:皇帝发布的命令。
  • 征拜:受命出任官职。
  • 荷裳:指脱去隐士的衣服。
  • 阊阖:古代宫门的名称。
  • 华亭:指华亭山,寓意高洁。
  • 沧洲:指遥远的地方,常用以形容别离。
  • 青琐:指深邃的地方。
  • 漏刻:指时光,尤指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阊阖九天:出自古代神话传说,指天宫的宫门,象征着朝廷的权威与荣耀。华亭一鹤:用白鹤作为高洁的象征,表示诗人心中对清高、正直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长卿,字逢辰,号宗宪,唐代诗人,主攻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他的诗歌常表现隐逸的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长卿被召赴任的时期,表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眷恋与对官职的无奈,情感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和对官场的感慨,展现了刘长卿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诗人描写自己接受皇命,辞去隐居的生活,显露出一丝不情愿。接着“阊阖九天通奏籍”一句,表现出朝廷的威严和诗人内心的敬畏。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于沧桑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往日宁静生活的怀念。结尾两句,诗人回到垂钓的地方,与海鸥相遇,象征着他心灵的自由与宁静,形成了诗歌的圆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接受皇命的无奈。
    • 第二句:表达隐居生活的向往。
    • 第三、四句:阐述朝廷的荣耀与自己位置的渺小。
    • 第五、六句:描绘远离故土的感受。
    • 第七、八句:表现回归自然的喜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与海鸥相提并论,象征自由。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怀念,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荷裳:象征隐士生活。
  • 阊阖:象征权力与地位。
  • 青琐:象征内心的幽静与深邃。
  • 海鸥:象征自由与洒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阊阖”指的是什么?

    • A. 山川
    • B. 宫门
    • C. 江河
    • D. 草堂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 A. 官场生活
    • B. 隐士生活
    • C. 游历生活
    • D. 战斗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而刘长卿则更多地表现了对隐逸与官场生活的反思与挣扎,情感更加复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入门》

相关查询

同寅范伴闇报迁计部招集南署水亭 失题 怀友人读书诃林寺 赠刘钟台邑侯擢仪曹兼呈何相阁亲家 重九十日集安福阁 欧子建过集影园有作次韵奉和 鸡鸣寺在太学右余暇辄过了法禅堂 上巳泛江采兰 题涌月亭二首 题涌月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阿斗 大信不约 穴管 秋闺 车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若要好,问三老 豕字旁的字 授命 包含臾的词语有哪些 问鼎中原 虫字旁的字 羊癵风 祸积忽微 出奇取胜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