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29:09
何处画功业,何处题诗篇。
麒麟高阁上,女几小山前。
尔后多少时,四朝二十年。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
一从贼垒平,陈蔡民晏然。
骡军成牛户,鬼火变人烟。
生子已嫁娶,种桑亦丝绵。
皆云公之德,欲报无由缘。
公今在何处,守都镇三川。
旧宅留永乐,新居开集贤。
公今在何官,被衮珥貂蝉。
战袍破犹在,髀肉生欲圆。
襟怀转萧洒,气力弥精坚。
登山不拄杖,上马能掉鞭。
利泽浸入池,福降升自天。
昔号天下将,今称地上仙。
勿追赤松游,勿拍洪崖肩。
商山有遗老,可以奉周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首先询问哪里有画功业,哪里有诗篇可题,接着描绘了当年在麒麟阁上和女几山前的景象。时隔二十年,贼寇的骨骼已化为土,贼垒也变成了良田,民众安居乐业。骡军如牛,曾经的鬼火变成了人烟,生儿育女,种桑养丝,皆因公的德行而兴旺。但如今,公在何处?他守卫着三川的都镇,旧宅留有永乐,新居则开设了集贤堂。公如今身居何职,身穿华贵的袍子,战袍虽破却仍在,体态愈发健壮。襟怀逐渐从容,气力更加坚韧,登山不需拄杖,上马也能挥鞭。福泽如水浸入池中,幸福从天而降。昔日称为天下将军,如今则称为地上仙人。不要追随赤松子游玩,也不要拍打洪崖的肩膀,商山还有遗老,随时可以与他们交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风格自然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朝,正值历史动荡时期,诗人借题刻石之作,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社会的变化及个人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表达了作者对白居易的深切怀念与崇敬。诗中提到的“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展现了战乱后,民众重归平静、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生活的变化,骡军成牛户,体现了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诗人在表达对公德的感慨时,也隐含了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对公的追忆充满了敬仰之情,既希望能够报答公的恩德,又感到无从回报,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钦佩与对个人价值的反思。此外,诗中借用许多比喻与典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化底蕴与思想深度,展现了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历史的变迁、个人的追忆与对公德的感慨展开,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惜与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骡军成牛户”指的是什么?
“贼骨化为土,贼垒犁为田”表达的含义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