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

时间: 2025-05-08 23:23:36

诗句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

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

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

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3:23:36

原文展示:

花从单叶成千叶,家住汝南疑洛南。
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
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
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

白话文翻译:

这朵花从单片叶子变成了千片叶,住在汝南的人,似乎疑惑自己身在洛南。
随意地剥开花苞,显得狼藉不堪,也偷走了春天的色彩,尽情地享受着醉意。
花香在露水滋润后愈发浓郁,花头在风中摇晃,似乎承受不住。
有谁知道我已经不再害怕,金盘剪下这花送到我的病中庵堂。

注释:

  • 单叶:指的是花的初始状态,有时只用一片叶子。
  • 千叶:形容花盛开时,花瓣繁多。
  • 汝南:地名,今河南省南部。
  • 洛南:地名,今河南洛阳南部。
  • 乱剥:随意剥开,形容对花苞的随意处理。
  • 浮苞:指刚刚长出的花苞。
  • 香穠:香气浓郁。
  • 得露:受露水滋润。
  • 金盘:比喻盛放花的器皿。
  • 居士:指隐居者或有高尚情操的人。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汝南”和“洛南”是地名,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思考与感慨。诗中以花为喻,表现了对生活的不同感受,尤其是对生命的珍惜与对美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散文家、政治家,是苏东坡的弟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辙的病中,表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在病榻之上,虽然身体虚弱,但他仍然渴望春天的色彩与花的芬芳,展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谢任亮教授送千叶牡丹》通过对牡丹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的追求。诗开头以“花从单叶成千叶”引入,展现了牡丹的生命力和美丽,象征着诗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乱剥浮苞任狼籍,并偷春色恣醺酣”,描绘了春色的肆意和生命的张扬,表达了他在病中仍然渴望感受春天的美丽。

诗的最后两句“居士谁知已离畏,金盘剪送病中庵”则显得格外深沉,流露出诗人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虽有离愁别绪,但他依然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态。整首诗在意象上融合了自然与人情,情感上则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人生的反思,展示了苏辙高雅的艺术境界与深厚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从单叶成千叶:形容牡丹花由单片叶子长成繁茂的花朵,象征着生命的繁盛与美好。
  2. 家住汝南疑洛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环境的感慨。
  3. 乱剥浮苞任狼籍:形象化地描绘了花苞被剥开的状态,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洒脱。
  4. 并偷春色恣醺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享受,尽情感受生机与活力。
  5. 香穠得露久弥馥:描绘了花香在露水滋润下愈发浓郁,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的绽放。
  6. 头重迎风似不堪:表现花朵在风中摇曳的状态,隐喻生命的脆弱与不易。
  7. 居士谁知已离畏: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独白,尽管处于病中,已无畏惧。
  8. 金盘剪送病中庵: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虽身处困境,但心中依旧怀有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金盘”比喻盛花的器皿,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拟人:花在风中摇曳,表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 对仗:如“香穠得露久弥馥,头重迎风似不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美的渴望、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呈现出一种生命的坚韧与美好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富贵、繁荣与美好。
  • 春色:代表生机与希望,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露水:象征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 金盘:象征珍贵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家住汝南”是指哪个地方?

    • A. 河南省南部
    • B. 湖南省
    • C. 江苏省
    • D. 四川省
  2. “香穠得露久弥馥”中的“穠”意为:

    • A. 细腻
    • B. 香气浓郁
    • C. 颜色鲜艳
    • D. 形状美丽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写春天的美好和人生的感慨。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的作品,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苏辙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共通之处,两者均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内心情感,但苏轼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而苏辙则更多聚焦于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和解读。
  • 《唐宋诗词赏析》:提供对唐宋诗词的详细解析与赏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华胥引 华胥引 题画梨花牡丹次张叔夏韵 华胥引 重午感旧 华胥引 华胥引 其二 春宵月下忆远,仍用前韵 华胥引 其一 春夜同紫帆,用玉田韵 华胥引 夜起闻雨,明日立秋 华胥引 题士女 华胥引 和清真 华胥引(舟中万安用美成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张王李赵 乱臣逆子 齿字旁的字 毙而后已 攴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珍物 储精蓄锐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厝薪于火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边辽 見字旁的字 知遇之恩 毛字旁的字 直南 包含洁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