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0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02:10
寒衣草木皮,饥饭葵藿根。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
这首诗的意思是:寒冷的天气里,我用草木的皮做衣服,饥饿时我用葵花和藿香的根作为食物。我不是为了求取孟夫子的教诲,怎会了解市井的门道呢?
作者介绍:刘叉,唐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期,创作风格多样,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动乱、生活困苦的背景下,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诗人艰难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以“寒衣草木皮,饥饭葵藿根”描绘了诗人贫困的生活,表现出他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简陋的衣物,吃着粗糙的食物,传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存的艰辛的深刻体验。接下来的“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则揭示了诗人的心灵状态,表明他对世俗事务的漠视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并没有对孟子的具体阐述,而是强调了自己的处境与理想的对立,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悲凉的气氛中又带有一丝哲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对仗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诗的韵味。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无奈与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寒衣”是指什么?
“不为孟夫子,岂识市井门”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叉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个人的困境与理想的对立,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心灵的宁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