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经陆补阙隐居》

时间: 2025-05-02 04:51:42

诗句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

新象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1:42

原文展示:

经陆补阙隐居 綦毋潜 〔唐代〕 不敢要君征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谠言昨叹离天听,新象今闻入县图。 琴锁坏窗风自响,鹤归乔木隐难呼。 学书弟子何人在,点检犹存谏草无。

白话文翻译:

不敢要求君主征召我,但愿能像唐虞时代那样辅佐君主。 正直的言论昨日还叹息不被天听,新的景象今天已传入县图。 琴被锁在破窗中,风吹自响,鹤归乔木,隐居难以呼唤。 学习书法的弟子还有谁在,检查是否还存有谏草。

注释:

  • 不敢要君征亦起:表示诗人不主动求官,但愿意为国效力。
  • 致君全得似唐虞:希望辅佐君主达到唐虞时代的盛世。
  • 谠言昨叹离天听:正直的言论昨日还叹息不被君主听取。
  • 新象今闻入县图:新的景象今天已传入县图,指地方上的变化。
  • 琴锁坏窗风自响:琴被锁在破窗中,风吹自响,象征诗人孤独寂寞。
  • 鹤归乔木隐难呼:鹤归乔木,隐居难以呼唤,比喻诗人隐居的生活。
  • 学书弟子何人在:学习书法的弟子还有谁在,指诗人的学生或追随者。
  • 点检犹存谏草无:检查是否还存有谏草,指诗人是否还保留着进谏的草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隐逸情怀和对政治的关心。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政治的关心和对隐居生活的矛盾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政治与隐居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中“不敢要君征亦起”和“致君全得似唐虞”表达了对政治的关心和对理想君主的向往,而“琴锁坏窗风自响”和“鹤归乔木隐难呼”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和寂寞。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了诗人不主动求官,但愿意为国效力的态度。
  • 第二句希望辅佐君主达到唐虞时代的盛世,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 第三句和第四句通过对比昨日的叹息和今日的新象,反映了政治的变化和诗人的感慨。
  • 第五句和第六句通过琴和鹤的意象,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和寂寞。
  • 第七句和第八句询问学生的去向和是否还保留着进谏的草稿,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政治与隐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象征:琴和鹤的意象象征了隐居生活的孤独和寂寞。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的关心和对隐居生活的矛盾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琴锁坏窗风自响:琴被锁在破窗中,风吹自响,象征诗人孤独寂寞。
  • 鹤归乔木隐难呼:鹤归乔木,隐居难以呼唤,比喻诗人隐居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不敢要君征亦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主动求官 B. 不主动求官,但愿意为国效力 答案:B

  2. 诗中“致君全得似唐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隐居生活 B. 辅佐君主达到唐虞时代的盛世 答案:B

  3. 诗中“琴锁坏窗风自响”象征了什么? A. 热闹的生活 B. 孤独寂寞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与该诗词主题或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作,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诗词对比: 展示同一题材或不同诗人的作品对比,如对比杜甫的《春望》和王维的《山居秋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正月 秋怀十首以竹药闭深院琴樽开小轩为韵 山行赠野叟 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初发荆州 闻百舌 书感 独坐有怀杜伯高 游疏山 游山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付诸东流 癶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辞观 鱼烂土崩 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廾字旁的字 扶余海外 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坟的词语有哪些 望梅阁老 龙字旁的字 似水如鱼 神兽 草字头的字 筋根 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挫骨扬灰 苹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