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

时间: 2025-05-02 14:21:31

诗句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1:31

原文展示:

冬夜寓居寄储太祝 綦毋潜 〔唐代〕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

白话文翻译:

我作为洛阳的客人,夫子您是我的知音。 您尽心尽力地对待士人,但当今的人们却没有这样的心意。 无奈我们分离的夜晚,巢中的鸟儿在空林中悲鸣。 我忧愁地坐着直到月亮升起,又听到南边邻居的捣衣声。

注释:

  • 洛阳客:指作者自己,洛阳是唐代的文化中心,作者以此自喻。
  • 夫子:古代对学者的尊称,这里指储太祝。
  • 知音:指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 尽义能下士:形容储太祝对士人非常尊重和照顾。
  • 时人:指当时的人们。
  • 巢鸟:指在树上筑巢的鸟。
  • 悲空林:形容鸟鸣声在空旷的林中显得格外悲凉。
  • 砧:捣衣石,这里指捣衣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储太祝是作者的朋友,可能是一位学者或官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寓居时,思念远方的朋友储太祝而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储太祝的敬重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的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夜为背景,通过“巢鸟悲空林”和“愁坐至月上”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忧愁的氛围。作者通过对储太祝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诗中的“尽义能下士”一句,既是对储太祝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缺乏这种精神的批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为洛阳客,夫子吾知音。”:作者自称为洛阳的客人,表达了自己在洛阳的身份,同时称储太祝为“夫子”,表明对其的尊敬,并称其为“知音”,表达了对储太祝的理解和认同。
  2. “尽义能下士,时人无此心。”:赞美储太祝能够尽心尽力地对待士人,而当时的人们却没有这样的心意,暗含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
  3. “奈何离居夜,巢鸟悲空林。”:表达了作者在离别之夜的孤独和悲伤,通过“巢鸟悲空林”的意象,增强了这种情感的表达。
  4. “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作者忧愁地坐着直到月亮升起,又听到南边邻居的捣衣声,进一步加深了孤独和忧愁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巢鸟悲空林”中的“悲”字赋予了鸟儿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愁坐至月上,复闻南邻砧”中的“愁坐”与“复闻”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通过对比储太祝的“尽义能下士”和“时人无此心”,作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当时社会缺乏这种精神的批评。

意象分析:

  • 巢鸟悲空林:这个意象描绘了鸟儿在空旷的林中悲鸣,象征着作者在离别之夜的孤独和悲伤。
  • 愁坐至月上:这个意象描绘了作者忧愁地坐着直到月亮升起,象征着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和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夫子”指的是谁? A. 储太祝 B. 綦毋潜 C. 洛阳的客人 答案:A

  2. 诗中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储太祝的敬重? A. 知音 B. 夫子 C. 洛阳客 答案:B

  3. 诗中的“巢鸟悲空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达了离别之情,可以与这首诗进行对比阅读。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亮这一意象表达思乡之情,可以与“愁坐至月上”进行对比。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别》与这首诗都表达了离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而这首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綦毋潜的所有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文学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菩萨蛮 菩萨蛮 题画 菩萨蛮 菩萨蛮 母殁半年后作 菩萨蛮 菩萨蛮 暮春即事 菩萨蛮祝寿 菩萨蛮 闺情,集唐诗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愆 弓字旁的字 汤池铁城 一念之错 急起直追 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无济于事 一斛凉州 白面儒冠 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为之一振 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耍戏 口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深切著明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