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悼方干处士》

时间: 2025-07-31 02:03:11

诗句

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2:03:11

原文展示

悼方干处士
作者: 虚中 〔唐代〕

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白话文翻译

在世时的先生,只是在镜湖边居住。
明主尚未巡狩,他白头苍苍,悠闲地钓鱼。
烟波荡漾的小径,四周的洲岛显得稀疏。
唯有那些儒者,偶尔来这里吊唁他的旧居。

注释

  • 镜湖:指明亮的湖泊,象征宁静的居住环境。
  • 明主:指明智的君主,暗指理想的政治环境。
  • 闲钓鱼:表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 烟莎:指水边的芦苇,烟雾缭绕的轻柔意象。
  • 儒者:指有学识、讲究道德的人。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明主未巡狩”暗示着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期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古代文人常以闲适的钓鱼生活象征隐逸与清高,表现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虚中,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社会时事的关注。

创作背景:诗作于唐代政治动荡之际,许多文人因对朝政失望而选择隐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人的怀念。

诗歌鉴赏

《悼方干处士》通过简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方干的深切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直接点明了方干的生活态度,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印象。接着提到“明主未巡狩”,隐含着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失落,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紧接着的“白头闲钓鱼”则描绘了方干的生活情趣,展现了他内心的安宁与对世俗的超然。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旷、清幽的环境,象征着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也映衬了方干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一句“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则表达了对方干的追忆,突显了儒者的孤独与高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故人的怀念,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指方干生前过着隐逸的生活,寓意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表现出方干在政治动荡中选择隐居,寄情于钓鱼的悠闲。
    •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描绘出愉悦的自然景观,象征孤独与清幽。
    •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强调儒者的孤独与高洁,表达对故人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意象描绘:如“镜湖”、“烟莎”等,通过自然意象展现情感。
    • 对比手法:对方干的隐逸与当时社会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不羁的精神。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对故人的怀念以及对社会政治的忧虑。

意象分析

  • 镜湖:象征宁静、隐逸的生活环境。
  • 钓鱼:代表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 烟莎:表现自然的清幽与孤独。
  • 儒者:象征高洁的知识分子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先生在世日,只向镜湖居”中的“镜湖”象征什么?

    • A. 社会繁华
    • B. 宁静隐逸的生活
    • C. 繁忙的政治
  2. 诗中提到的“白头闲钓鱼”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权力
    • B. 悠闲生活
    • C. 战斗
  3.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中的“儒者”指的是?

    • A. 农民
    • B. 学者
    • C. 官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同样表达隐逸生活的向往。
  • 《山中问答》王维: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对比,李白强调豪放与纵情,而虚中的诗则更倾向于内省与怀念,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曾宾谷都转西溪渔隐图 其二 横州闻孙都阃震与宋长官下棋舟待水手不至戏柬二首 其二 答黄直夫二首 其一 夜泊长洲山下望月 颂古三十一首 八六子 深沟故清溪关,韦南康所筑 禅人写真求赞 雪蓬为盛行之作 赠陆中书宏道 腊旦大雪运使何同叔送羊羔酒拙诗为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顽心 靴刀誓死 阜字旁的字 洞察其奸 鞠躬屏气 享帚自珍 枕鸳 风字旁的字 思遟 纤施 糹字旁的字 熙来攘往 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干字旁的字 包含产的词语有哪些 盼睇 采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