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7:13
喜鱼在深处,幽鸟立多时。
马侍中池亭,纪事菖蒲花不艳,
鸲鹆性多灵。古今诗话盘中是祥瑞,
天下恰炎蒸。卖冰者,以下吟窗杂录待暖还须去,
门前有路岐。夜坐春雨无高下,
花枝有短长。春诗老负峨眉月,
闲看云水心。赠齐己,五代史补。
在深水中游动的鱼让人感到喜悦,静静站立的幽鸟在此处停留了很久。
马侍中在池畔的亭子里,记录着菖蒲花的平淡无艳,
而鸲鹆则性情灵动。古今的诗篇如同盘中的祥瑞,
如今的世界正值炎热的夏季。卖冰的人在窗边吟唱着诗句,等着天气变暖后再去,
门前有条岔路。夜晚在春雨中静坐,没有高低之分,
花枝的长短各有不同。春天的诗词老是勾起我对那峨眉月的思念,
我悠闲地欣赏着云水,心中自有一番感慨。赠予齐己,补充五代的历史。
虚中,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该诗可能是在某个春雨绵绵的夜晚创作,诗人感受到自然与生活的交融,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与思索。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开篇提到“喜鱼在深处”,引发读者对自然的共鸣,随后以“幽鸟立多时”描绘出一种静谧而悠然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转向对马侍中池亭的描绘,显示出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此外,诗中提到的“菖蒲花不艳”与“鸲鹆性多灵”,则通过对比传达出一种内外的和谐,暗示着虽不张扬却蕴含灵动的生命力。最后,随着“夜坐春雨无高下”,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人的风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自然、生活与内心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喜鱼”象征什么?
“菖蒲花不艳”表达了什么情感?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