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即事二首》

时间: 2025-04-25 04:18:12

诗句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8:12

即事二首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原文展示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白话文翻译

云彩是无心而来,又是无心而去。
无心之物无处可寻,莫要去寻找无心之处。

注释

  • :这里指云彩,象征着轻盈、无形的事物。
  • 无心:意指没有意识或情感,代表一种随意、自然的状态。
  • :寻找、探索。
  • :探求,寻找。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无心”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深厚的哲理背景,涉及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强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提倡新法以振兴国家,主张改革政治、经济及教育等。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自然及内心状态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由、无拘无束的追求。

诗歌鉴赏

《即事二首》通过“云”这一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诗中无心的云来去自如,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王安石在此诗中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无心”状态的向往。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整首诗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仿佛让人置身于云端,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自由。王安石以简练的笔触将复杂的心境化为清晰的画面,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从无心来:这句表达了云彩的来去是无意识的,暗示自然的随意性。
  2. 还向无心去:云彩在无心的状态下又离去,强调了自然的循环与变化。
  3. 无心无处寻:若云是无心之物,那它的存在无处可寻,体现了无形的概念。
  4. 莫觅无心处:劝告人们不要去寻找无心之处,暗示对现实与内心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云象征着无心和随意,暗示人生的无常。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反复:通过重复“无心”概念,强化了主题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无形与变化。
  • 无心:象征自然的本真、无欲无求的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云从无心来”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 A. 有意识的来临
    • B. 无意识的来临
    • C. 只为人类而来
    • D. 永恒不变
  2. “无心无处寻”中“无处”指的是什么?

    • A. 身体
    • B. 内心
    • C. 自然
    • D. 生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即事二首》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有自然与内心的探讨,但王安石更侧重于无心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多稼亭前黄菊 多稼亭看梅二首 端午後顿热 端午独酌 度小桥 渎头阻风 读罪已诏 读罪已诏 读子房传 读张忠献公谥册感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甚长基线干涉仪 包含榻的词语有哪些 一语破的 持禄养身 耳目非是 扩清 飠字旁的字 行成于思 生杀予夺 驱散 期期艾艾 爪字旁的字 灰容土貌 包含拖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