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时间: 2025-05-01 01:43:30

诗句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

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

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

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3:30

原文展示

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黄龙山 王炎 〔宋代〕

老南蜕骨几何年,揖客支筇谩曲拳。 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 我行不值挥犀语,公到惟堪扫榻眠。 尚有诗魔降未得,不禁物色巧勾牵。

白话文翻译

老南蜕骨已经多少年,揖客支筇随意曲拳。 本来自心清静无染着,岂因环境静谧而息攀缘。 我行走间未遇挥犀之语,公到时惟可扫榻而眠。 尚有诗魔难以降服,不禁物色巧妙勾牵。

注释

  • 老南蜕骨: 指黄龙山,比喻山之古老。
  • 揖客支筇: 揖客,迎接客人;支筇,拄着拐杖。
  • 曲拳: 弯曲,此处指随意的姿态。
  • 心清无染着: 内心清净,不受外界污染。
  • 息攀缘: 停止追求外在的事物。
  • 挥犀语: 指高深的言论或智慧的话语。
  • 扫榻眠: 指安逸的休息。
  • 诗魔: 指创作诗歌的热情或困扰。
  • 物色巧勾牵: 指外界景物巧妙地引发诗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其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是王炎游历黄龙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炎在游历黄龙山时,受到自然景物的启发,结合个人心境而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龙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首联以“老南蜕骨”形容黄龙山的古老,揖客支筇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颔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干扰。颈联和尾联则体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体验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即使在外界静谧的环境中,诗人的诗思仍被外界景物所勾牵,难以平息。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歌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南蜕骨几何年: 以“老南蜕骨”形容黄龙山的古老,问其存在了多少年。
  2. 揖客支筇谩曲拳: 揖客支筇,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近,随意的姿态。
  3. 本自心清无染着: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不受外界污染。
  4. 岂因境静息攀缘: 即使环境静谧,诗人也不停止追求。
  5. 我行不值挥犀语: 诗人在行走中未遇到高深的言论。
  6. 公到惟堪扫榻眠: 公到时,只能安逸地休息。
  7. 尚有诗魔降未得: 诗人的诗思难以平息。
  8. 不禁物色巧勾牵: 外界景物巧妙地引发诗思。

修辞手法:

  • 比喻: “老南蜕骨”比喻黄龙山的古老。
  • 拟人: “揖客支筇”赋予自然以人的行为。
  • 对仗: “本自心清无染着,岂因境静息攀缘”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清净和对诗歌的执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南蜕骨: 古老的山。
  • 揖客支筇: 与自然的亲近。
  • 心清无染着: 内心的清净。
  • 物色巧勾牵: 外界景物引发诗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南蜕骨”指的是什么? A. 黄龙山 B. 诗人自己 C. 古代的文物 D. 神话中的生物

  2. “揖客支筇谩曲拳”中的“揖客”是什么意思? A. 迎接客人 B. 告别客人 C. 客人自己 D. 客人的行为

  3. 诗中的“诗魔”指的是什么? A. 诗歌的困难 B. 诗歌的热情 C. 诗歌的灵感 D. 诗歌的创作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炎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隐逸的情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王炎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秋怀 菊 其一 我爱夏日长 二月初三日曝睡 伤双燕 幸圆明园途中偶成 其一 游密庵 庙山伫舟閒赋 游太宁寺 秋闺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青山一发 赎死 原宥海涵 不移时 竹清松瘦 西风残照 髟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持之有故 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米珠薪桂 肥活儿 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食字旁的字 乙字旁的字 包含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