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30
扬子
王安石
千古雄文造圣真,
眇然幽思入无伦。
他年未免投天禄,
虚为新都著剧秦。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伟大文人的崇敬,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和对当下政治的失望。诗的意思是:千古以来的伟大文章创造了圣洁的真理,而我那细微的幽思却无法与之相比。将来我可能会被命运所青睐,但现在我却只是为了新都而写下了如同秦朝剧作般的作品。
作者介绍: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晚号穷愁,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的诗词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担任宰相时期,正值他推行变法的阶段,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现实的无奈。
王安石的《扬子》通过对“雄文”的赞美,深刻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崇敬和对自己渺小思想的自省。诗的开头以“千古雄文造圣真”开场,既显示了对古代文人的仰慕,也映射出诗人对自身文学成就的谦逊。接下来的“眇然幽思入无伦”,则表现了王安石对于自身思想的惶恐与无力感,似乎在说自己在伟大的历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而在后两句中,“他年未免投天禄,虚为新都著剧秦”,王安石表达了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虽然他希望能得到命运的眷顾(“投天禄”),但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力,只能在“新都”之下写作,如同秦代的剧作,流于表面而无实质。这种对于命运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反思,体现了王安石心中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未来的渴望,也有对现实的不满。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感和文化深度,通过个体的思索反映出时代的脉动,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对历史与命运的深刻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反映了王安石对古代文人的崇敬、对自身成就的自省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悲观而又充满希望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扬子》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千古雄文”是指什么?
“他年未免投天禄”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庐山谣》(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和时代的思索,但李白的风格更为奔放与豪情,与王安石的内敛形成对比。
《春望》(杜甫):探讨国破家亡的悲伤,与王安石的个人反思相呼应,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