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02
作者:韦应物(唐代)
结茅种杏在云端,
扫雪焚香宿石坛。
灵祇不许世人到,
忽作雷风登岭难。
在云端搭建草屋,种植着杏树;
扫去积雪,点燃香火,在石坛上过夜。
神灵不允许世人靠近,
突然雷声和风暴,让登山变得艰难。
韦应物,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韦应物身处云端之地,表达了他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寄黄尊师》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韦应物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复杂关系。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云端"与"石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既展现了高远的理想,又体现了人类的渺小与脆弱。
在"灵祇不许世人到"这一句中,诗人将人类与神灵之间的隔阂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在暗示人类在自然与神灵面前的无力感。而最后一句的"忽作雷风登岭难",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无奈,雷风的突如其来,使得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助显露无遗。
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理,韦应物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灵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无力与渺小,传达了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
这些意象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崇尚与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灵祇”指的是什么?
A. 人类
B. 神灵
C. 动物
D. 自然
诗人扫雪焚香的目的是?
A. 祭祀神灵
B. 清理环境
C. 休息
D. 种植杏树
“结茅种杏在云端”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生活的富足
B. 追求隐逸的理想
C. 对现实的逃避
D. 对城市的向往
韦应物与王维同为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而韦应物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对神灵的思考与人类的渺小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