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郑马上作》

时间: 2025-04-27 17:32:57

诗句

南郑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嵘。

迷空游絮凭陵去,曳线飞鸢跋扈鸣。

落日断云唐阙废,淡烟芳草汉坛平。

犹嫌未豁胸中气,目断南山天际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2:57

原文展示:

南郑春残信马行,通都气象尚峥嵘。
迷空游絮凭陵去,曳线飞鸢跋扈鸣。
落日断云唐阙废,淡烟芳草汉坛平。
犹嫌未豁胸中气,目断南山天际横。

白话文翻译:

在南郑的春天即将结束,信马行走在这片土地上,通都大邑的气象依然显得雄伟壮丽。迷失在空中的游絮随风飘散而去,放飞的风筝在空中高声鸣叫。夕阳下,云朵断裂,唐朝的宫阙已然衰败;淡淡的烟雾缭绕着芳草,汉代的坛址显得平坦。我的心中仍然感到郁闷,目光遥望南山,似乎天际也被遮挡。

注释:

  1. 南郑:地名,今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
  2. 信马行:骑马信步而行,形容悠闲自得的状态。
  3. 通都:指大城市或重要的交通枢纽。
  4. 气象:气势、景象。
  5. 游絮:随风而舞的柳絮。
  6. 曳线:放飞风筝时,拉动线绳。
  7. 跋扈:形容气势汹汹,声势浩大。
  8. 唐阙:唐朝的宫殿,代表繁华。
  9. 汉坛:汉代的祭坛,象征古代的文化遗迹。
  10. 未豁:尚未开阔、舒畅。
  11. 目断:目光所及,无法再延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居士,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宋朝的兴衰,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多样,尤其以诗歌成就显著。

创作背景:

《南郑马上作》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南郑一带游览时的感受。在国家动荡、个人遭遇挫折的背景下,诗人借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诗歌鉴赏:

《南郑马上作》以南郑的春日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景图,然而在这幅图景下,诗人内心的情感却显得复杂而深沉。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残余和通都的壮丽,显示出诗人对繁华景象的留恋与感慨;后两句则通过描写落日与淡烟,渲染出一种衰败与苍凉感。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无法掩饰内心的郁结,这种反差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邃,折射出陆游对人生的思考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展现了陆游的艺术个性,情感细腻而真实,语言生动而形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不安。这不仅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更是一篇承载了历史沧桑和个人情感的抒情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郑春残信马行:春天即将结束,骑马在南郑游荡,表现了悠闲的状态。
  2. 通都气象尚峥嵘:虽然春残,城市的气象依然雄伟,显示出对繁华的眷恋。
  3. 迷空游絮凭陵去:柳絮随风飘散,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
  4. 曳线飞鸢跋扈鸣:放飞的风筝在空中鸣叫,象征着自由与生机。
  5. 落日断云唐阙废:夕阳下,唐朝的宫阙已然衰败,感叹历史的变迁。
  6. 淡烟芳草汉坛平:淡淡的烟雾缭绕着草地,汉代的坛址也显得平坦。
  7. 犹嫌未豁胸中气:心中仍然感到郁闷与压抑。
  8. 目断南山天际横:目光所及南山,似乎天际也被遮挡,表达了内心的无奈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游絮和飞鸢被赋予生命,表现出诗人的情感共鸣。
  • 对仗:如“落日断云”和“淡烟芳草”,展示了诗歌的平衡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残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内心的不安,展现了陆游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残:象征着短暂的美好,暗示时间的流逝。
  2. 游絮:代表自由与无拘无束,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
  3. 飞鸢:象征希望与追求,但同时也暗示着追求的艰辛。
  4. 落日:象征着衰败和结束,暗示历史的沧桑。
  5. 淡烟芳草: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南郑马上作》的作者是谁?

    • A. 杜甫
    • B. 陆游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游絮”指的是什么?

    • A. 纸鸢
    • B. 柳絮
    • C. 雪花
    • D. 浪花
  3. “落日断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伤感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陆游
  2. B. 柳絮
  3. B. 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南郑马上作》与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但陆游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在更大的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两者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扬州慢·枝巢全和白石自度诸调,强余同作,病未能也,姑以一阕塞责 扬州慢 冒鹤亭水缋庵填词图,次姜白石韵 扬州慢 送江逢辰归山 扬州慢 和月三题西田弟天寒翠袖图 扬州慢 偶题 扬州慢 与印昆登天宁寺塔,和白石韵 扬州慢 题讱盦填词图 扬州慢 过扬州作 扬州慢 题杜牧张好好墨迹 扬州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愆阳 於乎哀哉 公关 演武场 包含砧的词语有哪些 气宇不凡 攴字旁的字 包含浃的词语有哪些 马字旁的字 隔宿之仇 日字旁的字 包含耕的成语 推挡球 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隶字旁的字 外营 文字旁的字 枯瘦如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