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4:32
久客思乡井,残躯怯岁年。
家能常食粥,口固不言钱。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
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
我长时间在外,思念家乡的井水,
残老的身体害怕岁月的流逝。
家中能常常吃上粥,
嘴里虽然不提钱财。
铁的补丁曾经补过我的砚台,
韦编的书本多次断裂。
躺着听孩子们在讲学,
起身坐下却失去了那种悠闲的沉醉。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一生致力于复兴南宋,作品风格以豪放、沉郁而著称,尤其是在诗词中表现出对国家、家乡的深刻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际。长年在外的生活让他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也反映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书房杂咏》是一首抒发思乡情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示了一个久居异乡的老人的内心世界。开篇就点出“久客思乡井”,让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乡情。接着,通过“家能常食粥”一句,表达了生活的简朴,却也反映了一种面对经济困境的淡然态度。陆游的用词简练而富有情感,使得整首诗在平实中透露出深刻的哲思。
“铁补曾穿砚,韦联屡绝编”的描写,则将读书人生活的艰辛和对文化的执着刻画得淋漓尽致。破旧的砚台和书本不仅是物质的体现,更是他学术追求的象征。最后一联“卧闻儿讲学,起坐失沉绵”,更是从侧面反映出陆游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因生活琐事而生的无奈和失落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和生动的情感描写,深刻展现了陆游对岁月、生活、家庭的思考,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教育的重视,反映了作者虽身处异乡却始终不忘根的情感,同时展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接受。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陆游的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韦编”是指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书房杂咏》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现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但陆游更多地强调了生活的细节与个人的感悟,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时代的忧虑与家国情怀。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情怀。